文档详情

第2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

发布:2018-01-24约1.0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由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污染。 1、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来源 (1)土壤 (2)空气 (3)水 (4)人和动物体 (5)加工机械及设备(6)包装材料(7)原辅料 一、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与途径 2、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途径 (1)内源性污染: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2)外源性污染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称外源性污染,也称第二次污染。 二、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1、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 2、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3、注意贮藏、运输和销售卫生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一、食品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 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理化因素:如食品因氧化、高温、受潮等而变质。 2、生物性因素:如动、植物食品组织内酶的作用,昆虫、寄生虫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是最为重要和普遍的。 三、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 形成小分子物质(包括有毒物质和具有特异臭味的气体)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食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食品腐败变质(食品营养价值降低、色香味等感官性状变差、 食品发粘溃烂、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等)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在污染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并产生有毒物质的过程。 1、温度:45℃以上主要是嗜热菌生长,10℃以下主要是嗜冷菌生长。在20℃~30℃之间,嗜热、嗜温和嗜冷菌往往都可以生长,而且自然界中以中温型微生物占优势,容易引起食品的变质。 2、气体:有氧环境中,微生物生长、代谢速度快,食品变质速度也快;缺乏O2条件下,主要由厌氧性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但变质的速度较慢。 3、湿度:湿度大,食品则易吸潮,容易引起食品的变质。 3、微生物食品的外界环境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