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透视与思辨_我国校园暴力犯罪成因解析与防控对策.pdf

发布:2017-06-15约8.6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学论丛】 ·总第460期· 透视与思辨: 我国校园暴力犯罪成因解析与防控对策 □程 伟 (四川警察学院 法学系,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犯罪愈演愈烈,它已经成为了当今一大社会问题,危害极大。因此,透视校 园暴力犯罪之成因,思辨此类恶性犯罪再度发生的防控对策,刻不容缓。本文拟从刑事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解 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防控对策,以期对减少和遏制校园暴力犯罪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6547 (2012)01-0053-03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3月发布的 《2010年中国犯罪形 “拿起了屠刀”。引发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是 势分析及2011年预测》 报告显示,当年中国的犯罪数量打 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恶果。 破了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的平稳态势,抢劫、绑架等严重 1.实施校园暴力犯罪行为人之主观成因 暴力犯罪下降趋势明显,但一些重大恶性案件仍严重影响 根据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结合前述校园暴力犯罪的实 社会安全感。2000年以来,我国校园内发生的暴力犯罪案 际案例,实施校园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成因主要有以下几 件呈现了这一犯罪特征:2003年发生的云南大学 “马加爵 种情形: 杀害同寝学生”案;2004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二技工学校命 (1)行为人因年龄和心理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无法形成 案,18岁的学生罗透被同校16岁的同窗黎双杀死在卧室; 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这类情形的施暴者多表现为学 2008年10月21 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女教 生或校园范围外的社会第三人借机滋事或实施暴力犯罪。司 师潘伟仙,被自己的学生丁某掐死后弃尸荒野;2008年10 法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本来与犯罪事件毫无关系的行为人,因 月28 日,中国政法大学43 岁的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学生付成 先前遭受挫折而情绪不稳,犯罪现场的情形刺激了他们精神 励砍死在讲台上;2010年福建南平实验小学 “3 ·23恶性杀 上的冲动和愤怒,在病态扭曲的 “义”道驱使下寻求发泄渠 人案”,失意中年男子郑民生持刀行凶砍死、砍伤十多名学 道,从旁观者沦为犯罪人,从而成为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帮凶。 生;紧接着在当年3至5月短短二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六 (2)校园内发生纠纷后导致矛盾激化,极有可能引发 起校园暴力恶性犯罪事件……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犯罪令 暴力犯罪事件。校园中学生与教职员工之间,学生与学生之 人震惊,给朗朗书声的平静之地蒙上了巨大阴影。当前, 间,学生与校园外的社会第三人发生纠纷以后,由于校方的 校园暴力犯罪已不仅仅是一个涉及校园内部的问题,它已 信息渠道不畅通,当事人之间或校方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消解 经成为了当今一大社会问题,危害极大。因此,透视校园 矛盾,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极有可能引发或演变成为暴力 暴力犯罪的成因,思辨此类恶性犯罪再度发生的防控对策, 犯罪,在激化的冲突中酿成校园悲剧。 刻不容缓。 (3)行为人自身人格因素对其行为造成的影响。司法 一、校园暴力犯罪之成因解析 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行为人长期被人忽视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 笔者认为,校园暴力犯罪,是指暴力实施者在各种主 心理,导致其施暴。由于行为人或在校学习成绩不佳,或其 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行使严重的暴力行为或者以暴力行为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由于其存在生理上的缺陷等原因导致 相威胁,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