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索西部地区干旱沙漠化的根本原因..doc

发布:2017-01-10约5.1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地沙漠化黄河是元凶 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我国西部存在着大量荒漠化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并非一朝一夕之故。无论是西北地区的沙漠化现象,还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现象,都是在“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总的来说,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社会方面来看, 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利用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高潮,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干旱沙化。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阔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情况相当严重。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在历史上,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随着时间的流失,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 我们从以下资料中重新认识一下西部沙漠化的过程; 翻开历史典籍,我们在先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已可看到“流沙”的记载。不过,那时的“流沙”只有三处:一处是指敦煌以西的沙漠,即今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处是居延海一带的流沙,即今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还有一处是指阴山以北的沙漠,史书上称之为“大漠”。敦煌以西的沙漠位于丝绸之路沿线,当年张骞凿空、班超通西域、赵充国在西域屯田皆经过其地,故文献中对这一沙漠记载较多。 唐代前期,统万城周围地区仍是有名的“卧马草地”。其后毛乌素流沙不断南移。到唐代晚期,统万城一带已受到风沙的侵袭。河西走廊地区自汉代设郡以来,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开发的规模日益扩大。经过长期的经营,到唐代显得相当富庶。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据史料记载,汉唐时期敦煌森林茂密,林草资源丰富,曾是藏豹卧虎之地,东、西、北湖及南北一带都有数百千米的胡杨林、红柳林和芦苇,祁连山雪水丰富,大小河流纵横,湖泊遍布。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一个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现在却成了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的、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大荒漠。如今,这里已没有一滴水,昔日的碧波荡漾已荡然无存。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土地沙漠化的成因目前还没有统一,就目前社会上流行被公认的说法就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人类滥砍滥伐,开荒种地及过度放牧的结果,导致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土地干旱并出现了沙漠化。 本文不同意以上说法,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在东部,并非西部,人类的活动依然非常活跃,东部人们开垦利用土地资源的程度远比西部地区大得多,这里并不存在严重干旱这一类的问题,显然西部地区干旱并非人类活动的结果。东部地区现在依然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花红柳绿。 土地荒漠化是由荒漠化地区所在地理位置所决定,特点是地理位置高、距离海洋远。这一特性使海洋地区的潮湿空气很难渗透到这一地区,因此使这一地区干旱缺雨,同时,由于地理位置高,雨季来临时,雨水又很容易顺着河道流入海洋,致使这一地区中总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这里包括空气当中的含水量和陆地上的含水量)。经过长时间的恶劣循环,使这一地区的水份不断减少,气候变得干旱少雨,土地干裂,植被消亡,土地出现荒漠化。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青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大地黯然失色。土地干旱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水,只要有了水,青山可以披上绿装,大地上才可以出现生机。 在5000千年以前的中国西部地区,水系还很发达,罗布泊水面积也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有了水,大地上才有生机,因此才孕育了敦煌、古楼兰的繁荣文化。 历史上,罗布泊也曾湖水荡漾,驰骋几千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个庞大的水源储存库。它里面的水又是怎样消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