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3年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答案
一、1.B 2.A 3.B 4.B 5.A 6.C 7.D 8.C 9.A 10.C 11.B 12.C 13.D 14.C 15.A 16.C 17.D 18.C 19.D 20.A 21.D 22.A 23.C 24.C 25.C 26.C
二、27.ACD 28.ACD 29.CD 30.ABCD 31.CD 32.AC
三、33.(11分)(1)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只要填出3个给满分2分)
(2)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渗透吸水而胀破(2分)
(3)血红蛋白 容易与氧结合,也容易与氧分离 运输氧(每空1分,共3分)
(4)磷脂 基本骨架(每空1分)
(5)磷脂在细胞膜中是双分子层(2分)
34.(6分)(1)不是(1分)。因为在黑暗条件下,绿藻不能合成有机物,所以不能存活,更不能大量繁殖,而图中的生物Ⅰ有一个明显的增殖期(2分)
(2)ⅠⅡ Ⅲ Ⅳ(1分)
(3)因其缺乏生产者无稳定的能量来源,最终因能量的耗竭而减少(2分)
35.(10分)(1)将衣藻分成等量的3份,分别放入3只编号相同的试管中,并加上等量清水。再将3种灯泡在距试管相等的位置照射相同的时间,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的变化(4分)
(2)衣藻在不同种光照下光合强度不同,CO2吸收量不同,试管内pH不同。在绿光下光合作用最弱,而呼吸作用的强度与其他试管的衣藻基本相同,这样就有更多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使pH最低;红光下稍高;白光下最高(4分)
(3)适当提高温度(2分)
36.(8分)(每空2分)(1)X
(2)不完全显性
(3)XOXB (4)不可能
37.(7分)(1)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1分)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1分)
(3)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1分)
(4)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的CO2浓度增加(1分)
(5)5×10-8(3分)
38.(6分)(每空2分)(1)D
(2)对照组的培养液和培养基中均不加入青霉菌,观察细菌的生长繁殖
(3)细菌正常生长繁殖
39.(6分)(每更正1处2分)实验方法和步骤中的错误:第③步应在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第④步和第⑤步应作对调,以排除碘液对淀粉分解的影响;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但不能证明具体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40.(8分)(1)C和D(1分) 因为C的上下表皮均涂有凡士林,不能进行蒸腾作用;D因无叶片也不能进行蒸腾作用(2分)
(2)B和A(1分) 该植物上表皮气孔数量多,因为B装置仅给下表皮涂凡士林,B装置相对于A装置的重量丢失较少,且未到装置A的一半(2分)
(3)两种情况下,因蒸腾作用失水相对都较少。因为在玻璃钟罩内,空气不流通,相当于风速为零,蒸腾作用减弱;而在暗室内,由于温度有所降低,蒸腾作用也会减弱(2分)
41.(13分)(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AaXbY aaXbXb AAXBY或AaXBY
(2)AXB、AXb、aXB、aXb
(3)1/3 7/24 1/200
(4)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2.(5分)遗传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反映的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全过程,如下图:
由资料可知,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但它的复制并不是以自身蛋白质为模板而进行的。朊病毒实质上是从一种正常蛋白质即朊病毒蛋白变异而来的,而这种正常的朊病毒蛋白仍是由生物自身的基因指导合成的。因此,朊病毒的复制过程符合遗传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由核酸到蛋白质的传递和表达过程。(3分)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