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突破练三十六句式仿写与语句扩展含解析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04约4.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5

任务突破练三十六句式仿写与语句扩展

(赋分55分,用时40分钟)

一、对点练

1.从“乡路”“胡同”“小河”中任选一个作为表现对象,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主旨明确,语意完整,句式与原句基本一样。(4分)

炊烟是村庄的呼吸。只要炊烟在,房屋这棵庄稼就恒久不会枯萎。在人间烟火的呵护下,房屋在雨打风吹中要管几十年、几百年。屋里的粮食、蔬菜、种子、锅碗瓢盆、镰刀锄头、枷担犁铧,屋外的羊圈牛舍、柴垛草棚,牛羊、鸡鸭鹅……再穷再苦,都会守着炊烟,把烟熏火燎的日子过下去,过出一幅六畜兴盛、五谷丰登的景象来。

2.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索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4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组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聚圆。

3.“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清晰地反映一年之中季节气候的改变规律。请参照示例,从“霜降”“大寒”两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进行扩展,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个字左右。(4分)

示例“惊蛰”(惊醒冬蛰):天雷隐隐,细雨微微。春雷用他那遥远而又多情的战鼓,呼喊那些蛰伏的小动物。“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季节,春催万物,被惊醒的又何止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呢?大地上的一切都呈现出崭新的活力。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10分)

在费孝通先生书写《乡土中国》的年头,①;而如今在经验了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后,城市更加具有现代化中国的特征。孩童教化作为一条纽带,串起了城市家庭与学校选择、学区房购买,辅导班消费等之间的关联,并且重构了城市家庭角色分工和制造了新的冲突。多数家庭的教化焦虑与冲突都过于放大了教化的功用,教化也因此被给予了不行承受之重。几乎每个教化阶段都是盯着孩子的将来和家庭的目标,而教化的当下意义被严峻忽视了。多数的城市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志向路径是接受四个“一流”教化——一流幼儿园、一流小学、一流中学、一流高校,然后再换来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我们都发觉:即使早期都普遍重视教化投入,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还是都成了一般人。荷兰教化家比斯塔写过一本书,叫《教化的漂亮风险》。他认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②。但是这样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100%平安无风险的教化,可能再也没有什么教化可言。③,正是受教化者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过程中发觉和体会到的。好的教化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5.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其构成排比句式,保持文段语意完整。(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1分)

青色,象征一年四时之中的春,古人因此将踏春称为“春游”。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青色发展到的门类是“青绿山水”,中国画自此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在传统工艺品中,青色当以青花瓷最为出名。经考证,青花瓷自唐代就有,,宋、元、明、清皆发展了新工艺。传统服饰当中,青色的运用也,清代青色系服饰的色调,细分有多种,例如石青、青莲、雪青、元青、苍青……中国人把对青色的宠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青色给人们带来的柔软朴实、冷静深厚、安详大方的色调感受,既满意当代审美需求,又符合传统心理习惯,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愿望。?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极致历久弥新数见不鲜

B.极限历久弥新数不胜数

C.极致经久不衰数见不鲜

D.极限经久不衰数不胜数

7.请以“中国人把对红色的敬重”为开头,仿照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4分)

中国人把对红色的敬重,,,。

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1分)

十五年,说它长,因为它有五千多天;说它短,其实它就是无尽数轴上的一个微点,如此渺小。在广东打拼了十五年,我虽然每年都会回家,但从未选择在春节回去,气候是缘由之一,时间上也有些仓促。今年,我想回去看看,已忆不起家中“年”的模样。

回到老家,已是腊月二十七的傍晚,我选的就是这天——母亲的生日。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