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 在沙漠中心教案.doc

发布:2017-05-01约3.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 在沙漠中心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学,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过程和方法 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2、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增加语言积累,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沙漠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图片) 如果你身处沙漠中心,会是什么感觉? 让我们走进《在沙漠中心》,看看作者在沙漠中心是一种什么感觉。 二、作家作品简介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行;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29年协同法国著名飞行员梅尔莫兹、吉约梅开辟非洲?——?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流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 他的代表作有《南线邮航》(1928)、《夜航》(1931)、《人类的大地》(1939)、《战争飞行员》(1942)、《小王子》(1943)、《堡垒》(1944)。 本文选自《人类的大地》,是圣埃克絮佩里除《小王子》《夜航圣埃克絮佩里》以外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名为《风、沙和星星》,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他以飞机为书房以身体力行为座右铭的心灵自传。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注音: 泅(qiú) 沮(jǔ) 虞(yú) 斫(zhuó) 规(guī) 栅(zhà) 聊(liáo) 作践(zuò)(jiàn) 御(yù) 2、释词: 泅:游泳。 斫:砍、削 沮丧:灰心失望 日规: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也叫日晷(guǐ)。 抵御:抵挡、抵抗 愁闷:忧虑烦闷 作践:糟蹋。 搁浅:义一,(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义二,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事情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生活,听从命运的安排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冻饿之虞:饥寒的忧虑。虞:忧虑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闻所未闻:从没有听说过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内容。 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2、梳理课文结构 一、(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五、作业布置 1、读一读、写一写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生或生命你才认为他是有价值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讨论交流 1、在沙漠中,我遭遇了哪些痛苦煎熬? 干渴、疲惫、幻觉、呼吸困难、寒冷、炎热、寒风 2、在这些痛苦煎熬之下,作者是什么心情?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比如痛苦、绝望、乐观、平静等),从中梳理出作者心理变化过程。 痛苦——绝望 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心里,屠刀就在我心头上。\我仍然跪在地上。…… ——平静 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任何希望的平静。\但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 ——乐观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我没有一点遗憾, 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3、在写作时作者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让读者去体验作者面对困境时由绝望、痛苦到平静,甚至最后乐观的内心情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最后在濒临死亡时作者的心态是宁静甚至是乐观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宁静? A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B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C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D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4、结合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