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信号发生器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一、设计要求................................2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2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2
系统概述..................................2
1.2设计方案及可行性................................2
1.3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3
1.4总体工作过程....................................3
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4
2.1各组成电路部分的工作原理........................4
2.2各部分电路的仿真................................9
2.3有关参数的计算............................13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13
附录...................................15
六、参考文献...............................15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在给定的v直流电源电压条件下,用集成运放设计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幅值和频率可调。信号频率1HZ~1KHZ。
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运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
选择常用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的过程和依据);
对电路进行局部或整体仿真;
按照规范要求,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打印或手写),
设计的作用、目的
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
熟悉集成运放的使用方法。
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1.1系统设计思路
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方案也有多种,如先产生方波,再根据积分器转换为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转换为正弦波。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将正弦波转为方波,再由方波转换为三角波,最后由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
1.2设计方案及可行性
方案一:本方案的电路图由RC文氏电桥振荡器,滞回比较器,积分器三部分组成。
图1-1原理框图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如89C51单片机和D/A转换器,再滤波放大),通过编程的方法控制波形的频率和幅度,而且在硬件电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程序来实现频率变换。
方案三:是利用ICL8038芯片构成8038集成函数发生器,其振荡频率可通过外加直流电压进行调节。
方案四:本方案的电路图由迟滞比较器,积分器,差分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图1-2原理框图
本次设计选择方案四。
1.3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
运用集成放大器、电容、电阻等基本元件实现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波形的产生,本课程设计采用先用滞回比较电路—积分电路—RC振荡电路来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1.4工作原理
先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方波发生电路,然后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各个波形的发生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在合成电路时使电路更加合理,如下图。
图1-3原理框图
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2.1各组成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 ,则同相输入端电位 =+ 。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反相输入端电位n随时间t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t趋于无穷时,趋于+ ;但是,一旦 =+ ,再稍增大,从+ 跃变为- ,与此同时从 跃变为- 。随后,又通过R3对电容C反向充电,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t趋于无穷大时,趋于- ;但是,一旦 =- ,再减小,就从- 跃变为+ ,从- 跃变为+ ,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图2-1方波电路图
方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