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科特造假案问题和解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麦科特造假案麦科特造假案的相关资料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可以用“造假成风”来形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泛滥是制度缺陷使然,如股权结构的分裂(流通股上市、非流通股不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一股独大)、独立会计师丧失独立性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对近年来影响重大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只包括已查明案件)的梳理,十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大白于天下麦科特公司全称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代码0150),拥有光学机械、纺织轻化、生物医药、精工电子、投资贸易等五大产业,是全国最大光学生产基地之一。经查,麦科特利用虚构巨额利润、欺诈上市。证监会通过对麦科特利润虚假问题调查,查明该公司的问题主要为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转为实收资本,以及倒制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在麦科特发行上市过程中,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资产评估报告,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法律意见书,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参与编制了严重失实的发行申报文件。明显属于欺诈上市。思考题1.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背景,分析麦科特造假的原因。麦科特事件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人的素质缺乏和制度的不完善(1)会计职业人员诚信缺失,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利益的链条上环环造假。在麦科特发行上市过程中,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师出具了严重失实的资产评估报告,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法律意见书,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券商参与编制了严重失实的发行申报文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事关企业的成败。诚信从业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必要前提。麦科特造假事件突显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2)会计职业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把关不严,有法不依。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诱使相关人员弄虚作假,再加上对会计行业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出现了相关从业人员的协作造假。上市公司编造利润,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等种种制假、造假行为是有其主要目的的:未上市之时欺诈上市,上市之后骗取再融资资格,操纵市场等。在这些公司眼里,证券市场是其圈钱的最佳场所,上市公司成了其造假的最好招牌。”麦科特公司本来是不具备上市资格的,通过虚构利润、虚增股本等手段欺诈上市、盲目圈钱、盲目投资、操纵市场。而这些虚假违法行为的出现,与我国目前的政策漏洞也不无关系,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背后,无不可以看到监督管理不力的影子,麦科特上市之初就曾被多次举报,早在2000年11月证监会就开始对其调查,但直到2001年8月24日,麦科特突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其正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麦科特造假案的出现也充分说明了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有法不依的严重后果。2.麦科特造假违背了哪些会计原则?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该公司的问题主要是为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89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麦科特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先转成资本公积再转为实收资本,明显属于欺诈上市,这就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3.从宏观制度层面,如何防止企业造假,谈谈你的看法1、做好会计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和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这一会计监督体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类似于银广夏和中天勒、蓝天和华伦、麦科特等问题的出现,也暴露了我国监督体系的一些问题。会计监督弱化,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利用法制和监督体系的不完善而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使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严重挑战。健全和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从微观会计制度设计层面,如何防止凭证造假,你认为有哪些有效手段?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形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