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整理版.doc

发布:2017-10-03约2.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由h=500m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2)第1s内的位移:   9s内的位移为:   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 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2] 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 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1)减去式(2),得      [3]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   []这里的研究对象是重物,原来它随气球以速度v0匀速上升.绳子突然断裂后,重物不会立即下降,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直至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   [] 方法1 分成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两过程考虑   绳子断裂后重物可继续上升的时间和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h+h1=175m+5m=180m.   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 vt=gt2=10×6m/s=60m/s.   所以从绳子突然断裂到重物落地共需时间 t=t1+t2=1s+6s=7s.  [4] 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 L=1m,A的下端和 B的上端相距 s=20m.若 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 B做竖直上抛,初速度v0=40m/s,求:   1) A、 B两棒何时相遇; (2) 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这里有两个研究对象:A棒和B棒,同时分别做不同的运动.相遇时两棒位移大小之和等于s.从相遇到分离两棒位移大小之和等于2L.   [](1)设经时间t两棒相遇,由   得   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棒做初速不等于零的匀加速运动,B棒做匀减速运动.设这个“擦肩而过”的时间为△t,由   式中 vA=gt,vB=v0-gt.   代入后得 5.对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8.如图是小球自由落下的频闪照片图,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1/30 s 。如果测得x5=6.60 cm ,x6=7.68 cm ,x7=8.75 cm 。请你用 x7 和 x5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一矿井深为125 m ,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 .解析:设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t0,那么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为10t0,由h=得。第3个和第5个小球的间距为。 14.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有4个记时点,其中OA=0.9cm,OB=2.4cm,OC=4.5cm,OD=7.2cm,求纸带加速度 ,A点的瞬时速度是 1秒钟之后,又有另一个小球从该处自由下落,在第一个小球落地之前,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把下落的距离分成相等的两段,则物体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的时间的比值为:[] A、(-1):1  B、1:(-1)C、:1    D、1: B. C. D. 答案:C 气球上吊一重物,以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经过时间t重物落回地面。不计空气对物体的阻力,重力离开气球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解 方法1:设重物离开气球时的高度为,对于离开气球后的运动过程,可列下面方程:,其中(-hx表示)向下的位移,为匀速运动的时间,为竖直上抛过程的时间,解方程得:,于是,离开气球时的离地高度可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求得,为: 如图所示,小球甲从空中A点以帮VA=3m/s的速度竖直向下抛出,同时另一小球乙从A点正下方H=10m的B点以移VB==4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B点离地面足够高, 求(1)经过多长时间两球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