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会计专业中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高职会计专业中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会计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会计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分析了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征,提出了应用性教学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用性人才,会计教学
高职会计教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应重点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模式不同于精英教育,它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大批的应用型的人才,让学生能在走出校门之后,尽快地适应工作,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往往偏重于纯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脱节,加之高职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处在相对封闭的学校里,对于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是陌生的,因而没有相应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一方面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即使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往往碰到实际业务也难以下手,处于茫然状态。为了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大学本科教育也强调技能的培养,但相对来讲更偏重理论与研究的水平;而高职教育则更加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升入高职的学生理论水平普遍下降,对很多学生无法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一味地去强调深奥的理论教育,而不重视技能性知识的培养,会致使一些学生到头来理论和实践两头空。鉴于此,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应加重专业课特别是技能课的比重,适当减少理论性过强而又不太实用的课程。高职会计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意避开理论教学的内容,而着重讲解实际工作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并让学生反复实践操作。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训教学
1.选用实用性、通俗易懂、生动的教材
高职学校切忌使用理论性过于难懂的教材,而应尽量选取一些简洁易懂,生动灵活的课本,让学生学习起来不致于吃力,以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另外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法,如讲到记账凭证时,就直接出示实际的记账凭证,并且比较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从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讲解银行结算方式时,也可以向学生出示实际票据,教学生如何填写和办理相关手续,这样学生就会得到相关的感性认识,印象深刻。以避免空洞的说教的效果。
2.在教学内容上把实训课程置于突出的地位
第一,会计专业一般会逐渐开设专业课程,与此相应的,学校应安排与教材难度相匹配的实训课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到学习结束时,应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的常规性的财务工作。
第二,抓好单项实操的训练。很多学校会计实训,往往只限于教学生学习如何做账,实际上除了做账以外,会计工作还有很多单独的项目需要训练,这些技能都是一个基层会计人员的基本功,切不可盲目放弃。
第三,进行收银、统计、仓管等相关工作的实战演练。很多单位在招聘会计工作岗位时,要求应聘者有会计等相关的专业背景,特别是统计和仓管工作,实用性和知识性都比较强,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岗位的工作要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对之有一定的认知度,通过掌握这些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之一旦从事这些工作,不至于感到陌生
三、采取灵活务实教学方式
既然高职培养的是实际操作性的人才,所以应该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请进来,走出去,一切都本着一个“实”字。
1.外聘专业人员授课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在企业任职的会计专业人员来学校讲座,讲解实际工作流程,总结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与实际工作人员作深入的探讨,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解决的疑问。
2.组织学生走近企业进行实践
财务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生产的第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有助于学生们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取得第一手材料,获取感性认识,对学好会计这门课程是大有稗益的。
3.顶岗实训或课堂实训
顶岗实习只是一种虚拟的实训方法,无论如何是达不到顶岗实训的效果,所以学生在理论知识学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到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训,这样可以学到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这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尽管是顶岗实训,建议学校在毕业前还是应该组织学生回校集中一段时间,互相交流心得,总结经验与不足,对书本知识作一次回顾,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经过从实践回到理论的过程,对巩固知识成果大有稗益。
四、调整教学目标,提高高职会计教学的务实效能
1.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
注重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性,必须有一支会计专业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实践性教学的前提条件。高职学校应大胆引进人才,从实际工作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