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4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课《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考纲要求2、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现象(P96-97);考纲要求3、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相关内容分析说明社会现象【共性与个性】(P101-102);考纲要求4、理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P103-104);考纲要求5、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P104-105) ;考纲要求6、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评价社会现象(P105-109);考纲要求7、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考纲要求8、理解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考纲要求9、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离不开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现象(P114-115);例1、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郭明义同志每做一件好事,就将其发布在自己的实名微博上。他的微博吸引了众多“粉丝”关注,带动他们投身公益事业。社会上对此做法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做好事应该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另一种是,做好事就应该向社会公开,弘扬正气。
你同意哪种看法?运用哲学常识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理由。 (5分);答案示例1、赞同“做好事应向社会公开,弘扬社会正气”。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做好事向社会公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主动做好事,从而弘扬社会正气。
答案示例2、赞同“做好事应向社会公开,弘扬社会正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好事向社会公开,有利于用个人的先进事迹与道德精神影响他人,影响群体,弘扬社会正气。
答案示例3、赞同“做好事应向社会公开,弘扬社会正气”。正确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做好事向社会公开,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用这一观念知道自己的实践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答案示例4、赞同“做好事应向社会公开,弘扬社会正气”。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做好事向社会公开,带动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个人的努力最终会汇集成社会的集体的力量,不断弘扬社会正气。;答案示例5、赞同“做好事应该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要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需要提倡做好事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精神。
答案示例6、赞同“做好事应该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首要方面。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不是看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因此,应该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不求回报
答案示例7、都不赞同。矛盾具有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公开应该看具体情况,当公开有利于社会发展时应该公开,当公开是为了炫耀,获得个人利益时,不应该公开。;例2、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l)运用“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8分)
(2)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须简述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7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作用。
“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体现了我国对外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尤其要为国内的经济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解决热点问题作贡献,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是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体现。
;(2)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3、“小白菜”、“海宝蓝”……志愿者已经成为世博会最靓丽的风景线。对于“世博会后,中学生能否更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这一话题.某高中生的观点是:能!他的理由是:
(1)从汶川到玉树,从特奥会到奥运会,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志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