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治疗.ppt
电切方案第2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UR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1、出血:创面出血、电凝止血;如因闭孔神经发射导致盆腔血管出血,立即开放;2、穿孔(腹膜内):穿孔小、未伤及肠管、立即终止手术、置尿管引流;如穿孔较大、立即开放手术。3、闭孔神经反射:A:静脉应用琥珀酰胆碱B:术前闭孔神经阻滞C:改用全身麻醉第2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次经尿道电切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相当多的肿瘤复发是由于肿瘤残余造成的,特别是中、高分级的T1期膀胱癌,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率可以达到33.8%~36%,指针:对于肿瘤切除不完全、标本内无肌层、高级别肿瘤和T1期肿瘤,建议术后2~6周再次行TUR-BT。第2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治疗方法经尿道激光手术光动力学治疗原理:肿瘤细胞摄取光敏剂后,在激光作用下产生单态氧,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指征:膀胱原位癌、控制膀胱肿瘤出血、肿瘤多次复发、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情况。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憩室内肿瘤;能增加肿瘤复发率和高级别肿瘤进展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多发复发高级别肿瘤,高级别T1期肿瘤,高级别肿瘤合并CIS第2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术后辅助治疗膀胱灌注化疗免疫治疗第2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膀胱癌是什么样的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膀胱癌发病/死亡率死亡率发病率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膀胱癌发病/死亡率对比发病率死亡率(1/10万)(1/10万)癌症进展,2013,1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吸烟30%-50%职业因素20%其他因素慢性感染环磷酰胺、非那西丁放疗暴露不良饮食、遗传因素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90%3%-7%?2%其他: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癌等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约占膀胱癌的3%~7%。膀胱腺癌更为少见,占膀胱癌的比例<2%,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最常见的癌。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组织病理学分级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乳头状瘤乳头状瘤WHO/ISUP1998,WHO2004WHO1973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与膀胱癌的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膀胱癌的分期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T(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证据Ta非浸润性乳头状癌Tis原位癌T1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T2肿瘤侵犯肌层T2a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T2b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膀胱癌的分期N(区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结转移 N2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结转移 N3髂总淋巴结转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