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其他微生物.ppt

发布:2017-11-21约2.9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其他微生物 第一节 支原体 特性:无细胞壁,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再人工培养 基中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形 成有分支的长丝。 形态:多呈球形或丝形 性质: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染色,常用吉姆萨染 色呈淡紫色 繁殖:二分裂,也可出芽,生长缓慢,2~3天培养 后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抵抗力:弱;45℃,15~30min即可死亡,在空气中或干燥 的标本内很快死亡。耐冷,在--70℃可长期冻 存,对75%酒精及来苏敏感,对红霉素、链霉素、 多西环素、氯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分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1、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传播,能引起原发性非 典型肺炎,多发于夏末秋初,患者可表现咳嗽、发 热、头疼等症状,X线检查肺部有明显浸润,个别 伴有心血管、神经症状和皮疹。由于有传染性,故 应隔离;治疗选用红霉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2、溶脲脲原体: 1)经性接触传播,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 炎等 2)母婴传播:引起早产、流产、死胎等 3)产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或脑膜炎 第二节 衣原体 特性:可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 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格兰染色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二分裂 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1)原体:圆形,有感染性,无繁殖能力 2)始体:圆形或卵圆形,大而松,比原体大3~4 倍,无感染性,有繁殖能力。 培养特性:因缺乏代谢所需来源,必须寄生在宿主 细胞内,所以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 细胞培养。 抵抗力:56~60℃能存活5~10min。0.5%苯酚 30min、75%酒精0.5min、2%来苏 5min可灭活。对红霉素、利福平、氯 霉素、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敏感。对青霉 素不敏感。 致病:主要为沙眼衣原体,疾病见表8-1 预防:个人卫生,个人生活,早期治疗。 致病:内毒素和磷脂酶A 传播途径:节肢动物如虱、蚤、俾、螨的叮咬或粪 便污染伤口而感染或经呼吸道、消化 道等侵入机体,引起人畜共患病。 症状: 发热、皮疹,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所致疾病:表8-2 免疫:细胞免疫为主 防治:控制和消灭储存宿主和媒介节肢动物; 注意个人卫生;特异性预防主要用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治疗可用氯霉素、环丙沙星等。 第四节 螺旋体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 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 二分裂法繁殖,对抗生素敏感。在自然界及动物体 内广泛存在,种类很多,多人致病的主要有钩端螺 旋体、回归热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一、钩端螺旋体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形态:钩体纤细,螺旋体排列细密而规则,一端或 两端弯曲呈钩状,呈S或C状。 性质:革兰染色阴性,难着色,镀银染色呈棕褐色 培养:柯氏培养基 抵抗力:活力较强,在4℃冰箱、湿土、水中可存 活数周或数月。耐寒不耐热和干燥,56 ℃10min即可死亡,对青霉素、庆大霉素 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和宿主:鼠、猪(人畜共患传染病) 动物感染后多无症状,但其在肾内繁殖,经尿液排 出,污染水和土壤,人接触后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 感染人,极偶然可经胎盘传播或吸血昆虫传播。 早期症状:寒热、酸痛、乏力、眼红、腿痛、淋巴 结大。 后期:组织器官的出血和坏死,其中以肺大出血最 为凶险,常导致死亡。 免疫:体液免疫为主,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三)防治原则 防鼠灭鼠为主,做好带菌家畜的管理;对易感人群 可多价死疫苗接种。治疗首选青霉素。 二、梅毒螺旋体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性状:螺旋致密而规则,两端尖直 染色:镀银染色呈棕褐色 抵抗力:对热、冷、干燥特别敏感,对一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