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ppt

发布:2017-11-18约2.96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究三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 (1)按图示连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 (2)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4)先接通电路再放开纸带.打完一条纸带后立刻断开电源. (5)对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h进行测量.利用hn-hn-1=gT2求出重力加速度. 3.利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如图,让水滴自水龙头滴下,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个盘,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滴下,并调节到使第一滴水碰到盘的瞬间,第二滴水正好从水龙头口开始下落,并且能依次持续下去.用刻度尺测出水龙头口距盘面的高度h,再测出每滴水下落的时间T.其方法是: 特别提醒:(1)用打点计时器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小,因为重物在带动纸带通过计时器下落时要受阻力作用. (2)频闪照相法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照片上的距离不是实际距离,应将其还原成小球下落的实际距离(或在照相时在物体旁放一标尺). 某物理兴趣小组为获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过程.假设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补充完整横线部分内容 (1)操作过程: 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②将接有重物的纸带沿竖直方向穿过 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③先________,再释放纸带. ④获得点迹清晰的几条纸带. (2)探究过程:其中一条纸带的点迹及数据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分析:求解本题要把握以下三点: (1)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要领.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利用纸带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名师点睛:利用纸带计算重力加速度的三种方法 (1)计算出纸带上几个点的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加速度. (2)计算出纸带上各点的速度,画出v-t图象,由图象的斜率可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 (3)用逐差法根据Δh=gt2求加速度.(注意要尽可能多地选用数据) 变 式 训 练 3.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声速为340 m/s,g取10 m/s2,则 (D)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五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一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进一步理解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物体在空气中下落时由于要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可以认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由静止下落才可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在短时间内可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空气中羽毛的下落不能被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条件来判断: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2)根据理想化模型来判断:静止下落的物体除受重力外也受其他力,但其他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 (3)根据题目中一些暗示语言来判断:有些题目直接给出诸如“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等提示语时,可将下落的物体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知,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g. 4.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定,称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同一位置,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均相同.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求解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