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均衡8_35821.ppt

发布:2017-11-01约2.25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三、非价格竞争 四、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1、定义:垄断竞争指众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既有垄断又有竞争。 2、特点 (1)厂商数目较多 (2)产品有一定差异 在功能、质量、造型方面的差别 产品的包装、色彩、规格方面的差别 销售地点、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别 商标的差别 (3)厂商进出行业较容易 (4)厂商对价格有一定影响力 2、垄断竞争厂商通常选择的竞争手段: (1)价格竞争 (2)非价格竞争 3、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相似于完全垄断情况,向右下方倾斜。且边际收益曲线同样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二、厂商均衡 1、短期均衡 “MR = MC” 2、长期均衡 (相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均衡的条件: MR = LMC P = AR = LAC 三、非价格竞争 产品变异 —— 指厂商通过提高质量、改进包装、增加分量、更新设计、改善销售条件等方式来形成产品差别。 广告与服务 —— 指厂商利用宣传扩大产品影响、引起消费者注意、培养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偏好的一种手段。 一天,在澳大利亚某城市,突然从天上落下很多手表。人们大为惊讶,纷纷走上前去拾起来一看,手表还在滴滴嗒嗒地走动。与当地时间一对,居然完全一致。原来,这是日本西铁城手表厂商做的一次广告,澳大利亚人深为西铁城手表的高质量、高精确度所折服。从此,西铁城手表迅速在澳大利亚打开了销路。 1989年1月,日本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继位,改年号为“平成”。一家酒商灵机一动,于明仁继位的第二天推出“平成酒”。日本人一见酒名,立即产生了浓厚兴趣。加之该酒限量1008瓶,更煽动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尽管酒价昂贵,每瓶2500多日元,却是买者踊跃,一上市就抢购一空。 其实,该酒原名“多满多漫”,是用米酿成,非常寻常。名称一变,立刻身价百倍。 广告的批评者 广告的批评者认为,企业做广告是为了操纵人们的嗜好。许多广告是心理性的,而不是信息性的。例如,考虑某些品牌软饮料的典型电视商业广告。大部分商业广告并不是要告诉观看者产品的价格或质量。它只展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海边沙滩上有一群快乐的年轻人。每个人手里都拿一罐那种软饮料。商业广告的目的是要下意识地(如果不明显的话)传递一个信息:“只有你喝我们的产品,你才能有这么多朋友和幸福。”广告的批评者认为,这种商业广告创造了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欲望。 批评者还认为,广告拟制了竞争。广告往往努力使消费者相信,产品差别大于实际情况。通过增加产品差别的感觉和促进品牌忠诚,广告使买者不太关心相似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时,每个企业都要收取远远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 最后的评论: 垄断竞争时,不但产品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对应的产量,而且厂商为了形成产品差别,在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广告促销等方面有着额外支出,使产品成本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 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中存在的产品差别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非价格竞争中,厂商必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方式,也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在这一点上,完全竞争市场就相形见绌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虽然低廉,但同类产品都是清一色,无法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而且,厂商在创新上也缺少动力。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销售者。他们对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之间又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竞争。 纯粹寡头:指产品同质无差别。 差别寡头:指产品性质相同,但有差别,各有特色。 2、成因: (1)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只能容纳几家厂商。 (2)由于规模经济。 3、特征: 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 寡头市场中的价格不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寡头市场中,任何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认真研究对手,并考虑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介绍博弈论 (Game Theory) 对寡头垄断的评价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源浪费。 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无力承担研究工作。? 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