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区域地理》第一、二章单元评估检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区域地理 第一、二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右图为松花江的流凌现象,冰河流凌聚集为团状,前赴后拥甚为壮观。该流域是东北葡萄的重要产地。秋季将“肥壮”“有发展潜力”的枝条剪下,贮存在菜窖内或埋入地下,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植株,则把葡萄底部及株枝用厚厚的土掩埋,保证春季又能茁壮生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松花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该河下游在俄罗斯境内注入北冰洋
C.该河流上游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
D.该河流出现流凌现象,可能在下游堆积形成凌汛
2.松花江流域对葡萄株枝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
A.积雪压坏株枝 B.冬季严寒
C.积累养分 D.强太阳辐射导致干旱
(2014·满洲里模拟)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海峡及东西两侧陆地都位于西十一区。在白令海峡修建海底隧道的设想是一名法国工程师在一个多世纪之前首次提出的,目前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因素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的是( )
A.气候寒冷
B.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
C.冻土广布
D.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4.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比B地纬度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低于B地,主要是受洋流的影响
C.气温年较差A地小于B地
D.两地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内蒙古自然环境独特,逐步形成独具发展优势的产业。据此回答5~7题。
5.河套平原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水资源丰富
③铁矿资源丰富 ④煤炭资源丰富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可能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的是( )
A.采矿业、纺织业
B.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工业
C.纺织业、家电制造业
D.家电制造业、钢铁工业
(2014·中牟模拟)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完成8、9题。
8.有关③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B.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多
C.夏半年盛行东北风,降水少
D.全年干、湿两季明显
9.下列有关①、②、④、⑤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域分布有热带雨林
B.②区域因深居内陆而降水较少
C.④区域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小
D.⑤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2014·喀什模拟)下图中的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10~12题。
10.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11.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
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C.甲河流量更大 D.乙河入湖口较深
12.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D.人类过度垦殖的恶果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 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 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 172.53 km2,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0 793.66 km2,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4)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14.(能力挑战题)(2014·莆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