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探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9 年 第19 卷 第27 期
文章编号:1005-6033 (2009)27-0112-03 收稿日期:2009-07-16
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探讨
吴中力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山西太原,030025)
摘 要: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对企业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确认;计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根据资产的定义,企业对于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 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将可变现净值与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 的成本相比即可,若前者高于后者,则按存货成本计量,即不计提
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 跌价准备;若前者低于后者,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需要计提跌价
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认为,对存货及固 准备,二者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
定资产减值进行确认与计量,重点在于判断它们是否应计提减 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值以及减值方法如何运用,本文对此加以讨论。 第二,用于需要继续加工的存货(一般指材料) ,需将其与所
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相联系。即首先通过比较产成品
1 存货发生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来判断产成品是否应计提跌价准备,此时
根据存货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首先应对存货 又分两种情形对待,一是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其生产成
进行检查,再根据检查出现的各种情形来考虑是否应计提跌价 本,则按材料成本计量,即不计提跌价准备,无需计算材料可变现
准备,然后再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若可变现净值 净值。二是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小于其生产成本,则需要计提
低于存货成本,则存货发生减值,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确认资产 跌价准备,此时再进一步计算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可变现净
减值损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里的成本即为存货取得时的成 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尚需投入的成本-
本,也就是账面余额,一般比较好确认,那么关键就是如何确认 产成品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然后再将材料成本与其可变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按用途不同, 现净值比较,计算二者的差额,最终确定出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
可分为用于直接出售的和用于继续加工的两种,于是,存货可变 价准备。
现净值的确定及计提跌价准备的方法又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上述两种情况中,用于直接出售的存货确认减值损失的方法
第一,用于出售的存货(含商品和材料) ,其可变现净值=存货 比较简单,重点是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如何确认减值损失,此种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3 积极参与全球会计国际化 是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民间各学术界、实务界均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不能局限于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一味地 不参与其制定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即
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而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 便我们做不到像美国那样大家举手表决,但至少应畅通各种发
定,以各种方式扩大我国在国际会计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