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的组成和受热过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知识点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关注指数 ★★ 请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暖大气 3、大气还大地 答案: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多,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 资源环境学院 [目标导学] 1.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3.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 [考纲点击] 大气受热过程 知识点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关注指数 ★ 1.大气圈的组成 ?成云致雨 的必要条件 ? 固体 杂质 ?成云致雨 的必要条件;保温作用 ? 水 汽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O3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CO2 次 要成 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需物质 氧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氮 主 要成 分 干洁 空气 ?主 要 作 用 ? 大气组成 2.大气圈的结构——垂直分层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 、密度 和 的差异。 (2)垂直分层 温度 运动状况 精讲点拨 大气的垂直分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人类居住在对流层底部 平流运动为主,没有气流的上下颠簸 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精讲点拨 大气上界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O3、H2O、CO2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逆辐射 大气散射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反射 云层、尘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_实现。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19 大气、地面的反射散射34% 地面吸收 % 47% 大气上界 地 面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19 大气地面的 反射散射34%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 % 47%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上界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保温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Ⅰ 太阳暖 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 Ⅱ 大地暖 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辐射 Ⅲ 大气还 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辐射 1.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 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 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 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田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 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