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庆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已经产生
3.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4.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5.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6.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的盛衰”一章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其“衰机”指的是
A.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与世界的交流
B.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单一经济结构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机
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7.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8.2015年,在江苏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B.精美的青花瓷
C.极具审美价值的珐琅彩 D.成套的青瓷冥器
9.“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10.《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1.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体现“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A.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可能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B.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剧
12.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