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生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8.1认识生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8课《生命的价值》
内容:1.认识生命的独特性;2.生命来之不易;3.生命至上,关爱生命;4.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
2.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生命。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来之不易,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2.掌握尊重和关爱生命的道德行为。
难点:
1.将抽象的生命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
2.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珍爱生命的理念。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价值的内涵。
2.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尊重生命的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设计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习惯。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生命价值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3.实验器材:准备环保材料,用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循环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便利的书写和讨论空间,以及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历程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生命的基础知识,如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征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生命的独特性:通过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独特性特征,如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不可复制性等。
b.生命来之不易:介绍生命的起源过程,强调生命的珍贵和脆弱。
c.生命至上,关爱生命:讲解生命至上的道德观念,强调尊重和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d.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分析尊重生命的行为表现,如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等。
-举例说明:
a.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如孔子、孟子等,展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b.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环保行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具体行为。
-互动探究:
a.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具体做法。
b.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尊重生命的行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关于尊重生命的海报,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关爱。
b.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命关爱场景,如帮助他人、保护环境等。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海报设计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生命的价值。
b.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践行尊重生命的行为。
4.总结提升(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宝贵性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生命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尊重生命的感悟文章,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
知识点梳理
1.生命的起源与本质
-生命的起源:介绍地球生命起源的基本知识,包括化学进化论和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生命的本质:阐述生命的定义,包括生物体的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
2.生命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如生物的分类单位、分类依据等。
-生命的多样性: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命的独特性
-人类生命的独特性:分析人类生命的独特之处,如智慧、情感、社会性等。
-生命的不可复制性:阐述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强调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价值。
4.生命的来之不易
-生命的起源过程:介绍生命的起源过程,包括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原始生命等阶段。
-生命的脆弱性:强调生命的脆弱性,指出生命在自然界中的易逝性。
5.生命至上,关爱生命
-生命至上的道德观念:阐述生命至上的道德观念,强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关爱生命的行为:介绍关爱生命的行为,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