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1 认识生命可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2-25约2.9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1认识生命可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1认识生命可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8.1认识生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节《认识生命》。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宝贵性。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生命的诞生: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

2.生命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界的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命的存在。

3.生命的独特性:阐述每个生命的独特性,强调个体的价值。

4.生命的宝贵性:强调生命的珍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精神、法治意识、道德品质四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独特性,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观念。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的热情,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法治意识:让学生了解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懂得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生命权益。

4.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自然和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生命的存在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可能了解到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对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生命现象的兴趣较浓。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喜欢互动性强、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对生命起源和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可能存在误区,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证材料来辅助理解。

-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可能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部分学生可能在这一环节遇到困难。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如如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反复实践。

-部分学生可能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自学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生命的图片、生物多样性的图表以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安排适量的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同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提问方式开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吗?生命为什么如此宝贵?”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和价值的思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在小学阶段学到的关于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独特性和生命的宝贵性等知识点。

-举例说明: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图片,如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以及生命的独特性案例,如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区别。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命的宝贵性,并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绘制生命的多样性思维导图,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以图表形式呈现。

-教师指导: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性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生命为什么宝贵?我们应该如何尊重生命?”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一份关于生命主题的写作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生命”的短文。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对生命的认识、感受和态度,字数不限,鼓励创意表达。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导入:5分钟

-提问引入(2分钟)

-回顾旧知(3分钟)

-新课呈现:30分钟

-讲解新知(10分钟)

-举例说明(10分钟)

-互动探究(10分钟)

-巩固练习:15分钟

-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