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边际效用学派(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 边际效用学派(二);本章重点问题;本章主要内容;一、英国的边际学派;1.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杰文斯1835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一个制铁机械师家庭,1851年入伦敦大学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1854年去澳大利亚悉尼造币厂工作。1859年返回英国,继续在伦敦大学学习,1862年获得硕士学位。从1863年起,他先后在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伦敦大学任教。18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杰文斯经济学说的特点是以主观心理为出发点,以效用论为基础,以数学分析为工具。
杰文斯认为物品对人能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因而具有效用,同时还指出:1)效用不是物品的内在属性,它是物品同人的需求关系引起的情况,效用的有无和多少以物品与当事人需求间的关系为转移。2)效用也不与商品成比例,随着物品占有量增加,人的欲望会减低,效用也会随之减少。3)效用应分为总效用和效用程度,总效用是物品所能满足的欲望总量,效用程度则是物品某一单位所满足的欲望强度。4)物品的各种效用程度中,“最后效用程度”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它表示现有商品量中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的效用程度,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值。;2.威克斯蒂德的分配规律协调理论 ;;3.埃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二、洛桑学派及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产生;1.数理学派的产生和洛桑学派;2.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对经济学进行了重新分类。他认为,交换价值、工业和财产是由物质在数量上的有定限或稀少而引起的三种一般现象,三者都同社会财富相关。对交换价值的研究形成纯粹经济学,对工业及其现象的研究形成应用经济学,对财产的研究形成社会经济学。
瓦尔拉斯继承了他父亲奥古斯都·瓦尔拉关于价值源于稀少性的思想,提出“稀少性”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稀少性”一词在瓦尔拉的理论中,其含义相当于边际效用,他的稀缺价值论实际上就是边际效用论。;一般均衡论;;3.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三、美国的边际学派;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出生于美国罗德岛普罗维登斯一个工商业者家庭。曾就学于安默尔斯特大学,1872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随后留学德国,在海德堡大学师从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克尼斯。回国后先后在卡尔顿学院、斯密学院、安默尔斯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893—1895年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财富的哲学》(1886)、《财富的分配》(1899)、《经济学要义》(1907)等。
克拉克继承了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并用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全新分析,建立起一个以边际效用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财富的分配》是他的成名代表作,并使他成为边际效用学派中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的主要代表。;1.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2.边际生产力理论 ;3.动态分析和利润理论 ;本章思考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