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14度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1至3页为选择题,共30分,4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
A.银白色光泽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
2.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
A.干冰升华 B.CO2与水混合 C. CO2密度研究 D.水的净化
3.香烟燃烧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CO2 B.O2 C.H2
4.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5.木炭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吸附性 D.常温下的稳定性
6.下列能源中,既比较清洁,又可再生的是
A.酒精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
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0.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A.C + O2 CO2 B.2CO + O2 2CO2
C.CO2 + C 2CO D.2C + O2 2CO
1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
B.t1℃~t3℃,MgSO
C.MgSO4的饱和溶液在t2℃时,溶质的
D.t3℃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2
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根
B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燃着的木条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C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到二氧化碳
14.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
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像表示的是
A.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
B.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C.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x轴表示反应时间,Mg和Zn都有剩余
15.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
数据如下表所示。①~④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0
0
0
反应中的质量/g
6
2
3
①
反应后的质量/g
②
0
③
④
A.①为7 B.②为4 C.③为3.75 D.④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16.(6分)(1)铁生锈的条件是 ▲ 。
(2)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