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2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修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文件编号:ZD-022
版 本 号: A/0版
受控状态: 受控
发放编号:
2017年00月00日发布 2017年00月00日实施
新诺北斗航科信息技术(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1 目的
公司对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活动进行策划与实施,以确保服务的形成过程、与服务要求的符合性及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和获得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的能力的监视、测量和确认
3 职责
3.1采购: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采购品、外协件;
3.2技检:监视和测量装置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3生产:制订标准生产工艺文件,培训个岗位人员依照要求对作业过程进行自检;
3.4办公室:各过程职责相关人员能力的识别(考核)和培训、体系运行监视、技术文件资料的提供以及其他支持性服务保障;
3.5商务部:负责顾客满意信息收集、监视和评审;
4.0定义
无
5 工作程序及要求
5.1顾客满意度监视和测量
5.1.1商务部依照《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每年最少一次向主要顾客或主导产品的顾客发送“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
5.1.4根据顾客满意度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商务部或技检部主导组织各相关部门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并跟踪、监督实施结果
5.2 体系运行监视和测量
5.2.1 各部门依照《目标指标分解表》对本部门目标指标进行统计
5.2.2 办公室依照《目标指标分解表》内统计频次要求各部门定期提交统计表,并要求未完成目标的部门提供纠正预防措施;
5.2.3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使用,质量记录的设置、使用和管理,内部沟通、管理评审等过程,办公室可以采用巡视、检查的方法进行监视,也可以通过每年组织的内部审核进行监视。
5.3原材料监视和测量
5.3.1仓管员收到供应商到货后,对供应商《送货单》之料号、名称、规格、数量、订单号及交货日期进行核对,在确认完数量后依据实际数量填写《进料检验报告》,通知技检进行检验;
5.3.2技检接到仓管员《进料检验报告》后核对报告单、采购订单与原料三项是否相符,并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5.3.3检验结束后,技检应完善《进料检验报告》 。合格物料经主管审核后生效,由技检将审核后的报告交由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红联技检存档。并物料外包装明显位置上贴上绿色合格证。
5.3.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依照《不合格品管理规定》处置;
5.4生产过程监视和测量
5.4.1生产部在工艺文件中标明检验控制点和对在制品和成品进行工序质量自检项目,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在制品或成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特殊情况,需经工厂主管批准,并对其进行记录和追踪控制。
5.4.2品管人员或生产管理人员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巡检,发现不合格时依照《不合格品处置管理规定》由品管人员进行确认,由生产部人员进行处置;
5.4.4电子元件焊接和老化的特殊过程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5.4.5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除常规控制外,检验人员还应加强巡检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并对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处理,以免造成重大质量问题或经济损失;
5.4.6生产人员在产品制造和搬运过程中、检验人员在产品检验或搬运过程中,应做好产品防护措施;
5.5成品监视和测量
5.5.1产品完成全部制造工序后,应进行出厂检验,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5.5.2检验人员严格按照产品《成品检验报告》内容实施检验,确保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和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并建立检验记录档案;
5.5.3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予以放行,检验记录须由技检主管签核,检验记录应包含对最终产品的唯一性标识的记录。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予放行,检验人员进行标识,并通知生产部依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6追溯复检
5.6.1经检验合格并已批准放行的产品,若发现其测量设备偏离了校正状态,应予全数追回复检或在使用现场用校正状态正确的测量设备对其进行复检;
5.6.2 追溯的程度为:有证据表明该测量设备处于正确的校正状态的日期之后用此设备检测的全部产品;
5.6.3 原材料超过产品有效期或最佳使用期限时,成品放着超过六个月时需对产品进行重新进行检验,检验依照5.3和5.5执行;
5.7 改进
在对过程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中,发现过程和服务存在问题时,如过程的结果达不到所策划的结果的要求、过程不具备达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相关部门必须对该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