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养之以诚祭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敬养之 以诚祭之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导语 原文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亲 有 疾, 药 先 尝, ?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昼 夜 侍, 不 离 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丧 三 年, 常 悲 咽, ?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居 处 变, 酒 肉 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丧 尽 礼, 祭 尽 诚, ?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亲有疾 饮药 子先尝之 ——《礼记·曲礼下》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亲有疾,药 先 尝,昼夜侍,不离床。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父母久病 子成良医 “今若果系胃病,由误服补药所致,则儿之罪实通于天。” “不知医道者,?可以为人子。” “儿枉读书二十余年,而竟于事亲之道,有所未尽,且罔轻重,陷父亲大人于此,更痛恨无极。” “昨日考试生员,出题‘父母惟其疾之忧’,试卷中有袁凡一篇,沉挚剀切,已令儿挥泪不已,且看今日坐堂上,以此命题,皇然一孝子面目,而不知身已犯大不孝之咎。”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夺情” “移孝作忠”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张居正 卢象升 为何守孝三年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孟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杜康做酒柳林醉,醉死三年又还生”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