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发布:2025-04-04约1.01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考情分析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梳理与探究对点训练本节精练

唯物史观结合列宁主义形成的过程,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二月革命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事件识记十月革命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体制内容和影响,探究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的进步性。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三、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时空定位

时段表现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强大的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思想上,列宁主义诞生,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三、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苏联模式是在放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后,在党内外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逐步探索出的一种模式。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显示了动员性强和困难承受能力强的优点。但是,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化,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化,改革任务尖锐地、迫切地摆在了战后苏联历届领导人的面前。——俞邃《十月革命业绩与苏联模式教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绘了苏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这本书创作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导入新课四、知识梳理与探究

列宁主义的形成

材料1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2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材料3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落后于西欧国家;1.历史背景(2)政治上:社会复杂,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同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等);(3)阶级基础: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4)组织上: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上: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考1:如何理解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材料5由于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所以“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一国首先薄弱环节能胜利国情出发,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材料4共产主义将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的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和比较大量的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