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
选择。填空
P2 获取统计数据数据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统计调查获取原始资料,二是通过已经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各类出版物搜集次级资料。
P4-5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区别:
抽样调查就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现象总体中抽取少量的单位作为样本
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总体中有意识的批选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重点单位被调查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较大。
P6 问卷调查的步骤: 1 明确调查目的 2 确定调查内容 3 设计问卷调查表 4 实施调查
P19 累计频率的编制方法 (1)向上累计法 (2)向下累计法
P20 基尼系数=A÷(A+B)=不公平+(不公平+公平)
基尼系数=0,则表明该国的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
P24 加权平均数
P24 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统计指标分为(1)总量指标 (2)相对指针 (3)平均指针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不同时间状况,可分为(1)时点总量 (2)时期总量
P25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00%
例:某企业甲产品4月份实际完成300台,超额完成5%,5月份完成400台,正好完成任务,6月份完成420台,超额完成3%,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月份计划完成数:300-300*5%=285台
6月份计划完成数:420-420*3%=407.4≈408台
计划完成相对数=(300+400+420)/(285+400+408)*100%=102.47%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提高率)=(100%+实际提高率)/(100%+计划提高率)*100%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降低率)=(100%-实际降低率)/(100%-计划降低率)*100%
P26 结构相对数=总体某部分或组的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比较相对指标=甲地区某类指标数值/乙地区同类指标数值*100%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另一部分数值*100%
动态相对指针=某一现象报告期数值/同一现象基期数值*100%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100%
P28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平均指针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
P29 例题
加权平均数公式
(频数是%)
例:某人占26%,=2600元
辅助工人68%,=1200元
管理人员6%,=2500元
=26%*2600+68%*1200+6%*2500
中位数是数从小到大排列,中间的数称为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P39 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 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 分数程度或离中趋势的指标。
P42 分组数据方差
未分组数据方差
P45 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
P47 题1.7和题1.9必须会 题1.8 要做
P75 什么是参数估计?即用样本提供的信息总体估计。
P78 是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分别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t(n-1)符合t(n-1)分布
P83-84 衡量参数估计量(点估计)的优良的基本标准是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P84 无偏估计量以方差小者为好,极为有效。即则称较有效。(无偏性)
P86 置信区间和置信度之间的关系:
置信度增大,则置信区间必然增大,精确度便降低;如果提高精确度,则置信度必然减小。
P87 例3.7
P88 例3.9
P98 样本容量和抽样误差的关系
样本容量n与置信水平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也就越大;样本容量n与总体方差成正比,总体的差异越大,所需的 样本容量也就越大;
样本容量n与允许抽样误差成正比,我们可以接触的抽样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容量也越小;
若要使抽样误差减小为原来的1/2,样本容量n应扩大为原来的4倍
若要使抽样误差减小为原来的1/3,样本容量n应扩大为原来的9倍
P93 例3.18
某乡政府要了解居民彩电拥有量,随机抽380户,61.2%拥有彩电,90%置信区间(Z=1.645)
P99
例3.23
P100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签法:首先将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将编号制成签条,放入盒子或罐子中搅匀,随机抽取n个作为样本。
利用“随机数表”抽选样本单位:抽样方法四种: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总体参数置信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长短和置信度,样本容量有关。
P105 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称之为“弃真”的错误,即为真时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