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永生的眼睛-孙小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冲 冲 chōnɡ chònɡ 我会读:准确、流利、有感情 爸爸的解释说明了什么?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这段话体现了琳达父母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默读课文,勾画出有“骄傲”的句子。 含有骄傲的句子: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温迪为什么为母亲、外公所做的一切骄傲呢? 答:有了他们的捐赠,就会有盲人可以重见光明,为别人带来了幸福,多么令人骄傲啊!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再次使用“骄傲”,表达了“我” 对女儿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 比较琳达和温迪的态度。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14岁的温迪“呢? 与文章开头当年14岁的“我”进行照应,形成对比,突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琳达14岁时和温迪14岁时对捐赠器官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呢? 琳达当时对于捐赠妈妈的眼角膜感受是---痛苦难忍 14岁的温迪对捐赠器官的态度—感到骄傲 体会句子: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思考:父亲还留下了什么? 他还留下了__________(填两个字)。 父亲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的幸福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 思考问题: 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 永生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角膜,更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思考问题: 你长大后愿意无偿献血帮助别人吗? 邓小平爷爷逝世之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还有歌手姚贝娜也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帮助四个人重见光明。 你知道还有哪些人捐赠了自己的眼角膜吗? 巩固练习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 )使我感动,( )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 )死去了,( )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但 而且 虽然 可是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3.( )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 )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 )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 )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因为 所以 宁可 也不 18.永生的眼睛 琳达.里弗斯,(1951~今),美国人,1987年美国眼睛银行授予琳达角膜移植和视力恢复代言人。 捐 盲 屡 眶 遵 搂 juān máng lǚ kuàng zūn lǒu 捐赠 盲童 屡次 热泪盈眶 遵从 搂住 juān máng lǚ kuàng zūn lǒu 给予jǐ yǔ 请把红色词语填入正确的括号中。 重 角 重要 zhòng chóng ( ) ( ) jiǎo jué ( ) ( ) 角色 重见天日 眼角膜 重见天日 重要 角色 眼角膜 1.表示情况一再出现。 2.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 眼眶。 3.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 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 喜而落泪。 4.同人世永远告别;去世。 5.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 到光明。 重见天日 与世长辞 热泪盈眶 屡屡 夺眶而出 1.表示情况一再出现。 2.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 眼眶。 3.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 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 喜而落泪。 4.同人世永远告别;去世。 5.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 到光明。 重见天日 与世长辞 热泪盈眶 屡屡 夺眶而出 想一想这些词在文中具体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