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2.2 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3约4.4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2.2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9.2.2巴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9.2.2巴西(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结合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教材,通过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国家认同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地理实践能力、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和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学习巴西的地理特征,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信息工具,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了解巴西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重点讲解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和沿海平原三大部分,强调亚马逊雨林和巴西高原的重要性。

-巴西的气候特点:着重介绍巴西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及这些气候对巴西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巴西的主要河流:重点介绍亚马逊河,强调其作为世界流量最大河流的地位,以及其对巴西经济和生态的意义。

2.教学难点:

-巴西地形分布的记忆:由于巴西地形复杂,学生可能难以记忆其地形分布,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地形与气候、资源分布之间的联系。

-巴西气候类型的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巴西资源分布的关联性:学生需要理解巴西的资源分布与其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电脑、投影仪、白板、粉笔

-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在线地理教育资源网站

-信息化资源:巴西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亚马逊雨林照片、巴西城市风光视频

-教学手段:PPT演示、地图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模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首先用PPT展示巴西国旗和地图,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和地图吗?”

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没错,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国家——巴西。”

二、新课讲授

1.巴西的地理位置

a.老师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展示巴西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巴西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b.学生根据地图,说出巴西的四个方向,老师点评并纠正。

c.老师提问:“巴西位于哪个洲?它与哪些国家相邻?”

d.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巴西的地理位置。

2.巴西的地形分布

a.老师展示巴西地形图,讲解巴西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和沿海平原三大部分。

b.学生观察地形图,回答老师提问的地形特点。

c.老师强调亚马逊雨林和巴西高原的重要性,提问:“为什么亚马逊雨林和巴西高原在巴西的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d.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3.巴西的气候特点

a.老师展示巴西气候分布图,讲解巴西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学生根据气候分布图,说出巴西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c.老师提问:“这些气候对巴西的农业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d.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4.巴西的主要河流

a.老师讲解亚马逊河,强调其作为世界流量最大河流的地位。

b.学生观察亚马逊河地图,回答老师提问的河流特点。

c.老师提问:“亚马逊河对巴西经济和生态环境有哪些意义?”

d.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展示巴西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连线或匹配游戏。

2.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

四、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巴西的哪些知识点?”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气候特点、主要河流等方面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收集关于巴西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准备在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气候特点、主要河流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3.在教学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