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国际化.ppt

发布:2017-06-10约6.86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章 国际化经营战略 对企业而言,市场经营和经营活动基地一旦超越国界,即称国际化经营。 市场经营的国际化,系指产品销售市场的国际化和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筹措市场的国际化。 经营基地的国际化,是指将生产和产品开发等活动场所延伸至国外。 当今世界,国际化经营已成潮流。 本章要点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 国际化经营的特有问题 国际化经营目标选择 信息资源转移问题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机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机 (1)寻找市场 (2)寻找资源 (3)寻求与国际政治体系的协调 (4)寻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协调 (5)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机 1.寻找市场,主要指销售市场。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甚至衰退时,需要向国外市场扩张 2.寻找资源。主要是指通过国际市场购入生产资料,筹措资金。而生产基地的国际化,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从事生产或组装活动,以求将该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该国市场结合起来 3.寻求与国际政治体系的协调。就是要避免因国际政治利害关系的变动而对企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贸易摩擦、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地区性的经济联合(如欧共体统一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贸易障碍,企业需要采取防御性对外投资,以求消除障碍,保护现有利益不受损害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机 4.寻求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就是要取得与国际外汇和金融体系的协调,推进财务活动的国际化,转移或避免汇率风险 5.提高管理效率。国际市场扩大,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将不断面临语言、文化、习俗和爱好等方面的障碍。为提高效率,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就需要考虑在当地开发和生产,缩短生产地销售空间距离,减轻管理负担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进出口业务 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购入市场开始国际化。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市场发育不成熟 原材料输入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国际市场直接购入;二是开发输入 (二)第二阶段: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可避免与所在国政府的保护政策发生摩擦,确保现有市场地位。分为两种形态: 1、发达国家型,即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发达国家开始制定一些保护政策,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2、发展中国家型,针对这些国家致力于进口替代产品的生产和来料加工出口的政策,需在这些国家开设生产或加工企业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三)阶段三:追求低成本在国外投资开设生产企业 为了取得低于国内生产甚至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 成本优势,除了人工费用低外,税率差异和汇率等也是重要原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 (四)阶段四:在销售市场建立生产经营基地 形式上与第二阶段相似,从投资目的看,第二阶段旨在避免贸易摩擦,属防御性策略;本阶段旨在使生产经营更适合于当地市场需求,属进攻性策略 (五)阶段五:全球经营阶段 使总公司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连成一体,灵活运作。至此,公司已发展成为在全世界进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开办时只是一个11人和20万元投资的小企业,经过奋斗成为一个有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跨国销售网点的集团公司。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独创一格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策略之一,“瞎子背瘸子”,优势互补。联想集团以中科计算所作技术后盾,但缺乏资金,不熟悉海外市场。1988年北京联想公司与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和香港导远公司成立了香港联想电脑公司。中技公司是由中国银行、华润、光大等几家大公司投资经营,比较容易的得到贷款。导远广告公司熟悉海外市场,国际化经营经验丰富。这三家优势互补的公司联手为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坚实基础。 策略之二,“田忌赛马”,以上对下。搞国际化经营怎样开发产品?“联想”可称得上是匹上等马。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生产高层产品,而是从开发板级产品入手,选择技术层次和产品档次较低的微机—286。同时避开美国、日本等强手,与台湾香港厂商展开竞争。这就好比“田忌赛马”用自己的上马、中马分别与对手的中马、下马较量,从而获得胜利。 策略之三,“茅台酒质量,二锅头价格”。针对当时微机“286”由于利润率低,一些生产厂家不太愿意生产。“联想”生产出高性能的“286”质量大大超过市场同类产品,而价格反而便宜1至2美元。虽然赔了钱,但从此打响了牌子,赢得了市场。在此基础上生产的高档产品“386”、“486”很快就颇有盈利了。 国际化经营的现实与课题 国际化经营的特有问题 经营资源转移 国际化经营的课题 国际化经营的特有问题 企业一旦跨出国境,就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引发出一系列国际化特有问题: 1.市场环境因素。国际市场在需求类型、交易习惯和市场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制约市场发展的国民收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