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怎样提高扎针成功率.ppt

发布:2017-07-06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怎样提高扎针成功率 儿科李琳 2014年8月18号 内容提要 儿科病人的特殊性 儿科病人大部分都是14岁以下的儿童,更多的是婴幼儿,患儿对护士有惧怕感,既不容易沟通,又不容易配合,这不仅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责任心,更多的是要有爱心、耐心。对较大患儿,还要有童心,以便和患儿沟通得到患儿的信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大量涌现,要求儿科护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一个孩子患病,父母、爷奶、姥爷及姥姥等都处于焦虑之中,对护士操作要求较高,要想提高穿刺成功率,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也是儿科护士需要特别注意的。 儿童及老年人血管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为首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不滑动,因血管较细,穿刺技术难度大;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根据患儿静脉血管的特点,使用不同的穿刺技巧:小儿皮肤嫩滑易进针,现在偏胖儿多,皮下脂肪多易固定,但也就导致血管暴露不明显,加上血管细、嫩、易压扁、触感不强。穿刺前了解血管的走向、深浅、粗细,避开关节、韧带、静脉瓣。 老年人血管弹性低、脆性大、静脉壁厚、硬、管腔狭窄及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和不易固定,回血缓慢。 常用静脉示意图 贝郎静脉留置针 穿刺手法 拇指和中指捏住回血室 食指扣住推送 30度-45度角进针。进针速度较慢防止透壁 进针见到回血后压低角度,贴近皮肤,但不要压上皮肤向前平推2-5毫米。 拇指和中指固定住。食指推送推送板把导管送入血管 按压止血:用食指按住导管出液口和血管交接处 中指按住 食指扶针座 抽出针芯,拧紧肝素帽 BD静脉留置针 穿刺手法 如何与助手配合 如果你是穿刺者,你怎样与助手配合出色的完成 穿刺? 如果你是助手,你怎样更好的配合穿刺者 ? 谈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你总结过穿刺 不成功的原因么? 你想过怎样提高 穿刺成功率么? 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 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稳定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穿刺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孩子的哭闹和血管的难寻,而是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和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患儿哭闹,容易造成静脉暴露不清、血管不充盈、家属过度保护、精神惊慌以及过激的言语,都会无形中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平时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医疗和操作技术的苛刻要求和百般挑剔,尤其是当一针未成功时,面对家属的质疑,要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表现,避免多余思维信息干扰,要在患儿家长叮咛、责怪甚至为难时,及在患儿哭闹声中练就气定神闲的工作本领,才能减少穿刺的失败率。要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儿科病人特点 儿童及老年人血管特点 穿刺方法、助手的配合 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检查针尖与套管尖端完好 ?持针柄,以15—30度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见到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约2mm ?持针座将导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撤出针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