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概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的护理 概 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肾功能在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天急骤减退,以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进行性氮质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一)病因 1.肾前性 (1)血容量不足 (2)心输出量减少 2.肾实质性 (1)急性肾小管坏死 (2)急性肾间质病变 (3)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疾患 3.肾后性 多见于急性尿路梗阻时 (二)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各种原因使肾血流量下降 2.肾小管阻塞学说: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管阻塞 3.反漏学说: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管腔与肾间质直接相通,原尿反流扩散到肾间质,引起间质水肿,压迫肾单位,加重肾缺血。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 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分为 ▲少尿型(尿量<400ml/d),分为三期: 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非少尿型(尿量>400ml/d)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分为三个期: 1、少尿期或无尿期; 2、多尿期。 3. 恢复期 * 多尿期: 在少尿期或无尿期后,如在24小时内尿量增加并超过400ml,就可以认为是多尿期开始。多尿期约持续2周时间,尿量可以达3000ml以上。 进入多尿期初,少尿期的症状并不改善,甚至会加重,只有当血液中尿素氮、肌酐开始下降时,病情才开始逐渐好转。 * 临床表现: 多尿使水肿消退,一周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逐渐恢复正常。在多尿情况下,可发生脱水,大量电解质随尿排出,导致低血钠、低血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如不能及时纠正可导致死亡。 此时,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消瘦,贫血等,容易产生消化道出血和合并感染。 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 2.严格控制入液量:是非透析病人避免水中毒 的最重要护理措施。 入液量 = 500ml + 前一天的出液量 护理措施 3.饮食护理 (1)能进食者:给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酌情限制水分、钠盐、钾盐、蛋白质 (2)不能进食的病人:静脉给予高营养 4.预防感染:做好口腔、皮肤、泌尿道等 部位的护理 5.心理疏导:告诉病人及家属早期透析的重 要性,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6.透析护理:急性肾衰竭时多数需要透析治 疗。 7.健康教育:指导病人避免诱因、自我监测、 定期复查肾功能。 课堂重点 三个准确:记出入量、观察生命体征、掌握各项检查结果。 三个正确:补充水、电解质、蛋白质。 三个预防:不正确的心理状态、感染、出血。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