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正)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1)政府要把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国民贫富差距过大, 市场相对狭小。 (2)政府要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以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 1929—1933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是分期付款过度膨胀、银行信贷 泛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3)政府要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和危机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是 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 (4)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大国应当主动履行大国责任,加强国际 协调合作,完善国际经济协作机制。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各 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性和各国以邻为壑、实行贸易保护和关税战.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2】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和借鉴 (1)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 ① 经济政策创新: 采用凯恩斯主义,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实行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政策。 ② 经济体制创新: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③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④ 应急性改革与长期性改革相结合: 这主要体现在工业和社会福利政策方面。 罗斯福新政一方面发放救济金,另一方面实行“以工代赈”, 同时加强社会立法,这种把短时救济与长远保障、直接救济 与间接救济、物质救济与立法救济相结合。 ①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 ②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③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建设。 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⑤健全法律法规,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2】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和借鉴 (2)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给各国提供了诸多借鉴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3】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 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开创了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 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 新政中减少农业耕作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进行环境保护立法、实施环保工程建设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 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关系调整,反映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互相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4】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和实质 (1)原因: (2)表现: (3)实质: ①现代科技革命推动。②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③资本主义发展潜力。 ①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方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 ②社会政策方面: ③产业结构方面: 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 ④经济增长模式方面: “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知识和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⑤资金来源方面: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的结果。 福利国家(制度)完善、发展。 资本社会化。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和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提供了经验。 正是如此,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成为高考青睐的命题主题。 命题研究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 1.(2014·南通市调研)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 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命题研究 【题点】福利国家 91.80 实际收入 110.61 实际收入 4.75 附加补助 -10.80 国民保险金 3.00 税收回扣 -19.88 纳税 27.00 房屋补助 8.29 房屋补助 13.00 儿童补助 13.00 儿童补助 44.05 失业救济 120.00 工资 每月英镑 失业后 每月英镑 在职时 A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 受影响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数据统计有“儿童补助”项目体现了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①正确;进入20世纪80年代,受经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