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物联网北京.ppt

发布:2018-01-01约3.55万字共1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张琪196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分配到黑龙江省。在基层电子厂工作十年,任副厂长、厂长七年。 1978年调回北京参与筹建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她先后在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计算机与信息局,机械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司,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工作。1992年任副司长,1996年升任司长至2006年10月退休;现任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等职务。技术职称是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30多年来她工作在我国信息产业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参与或主持起草了我国电子信息产 寻求突破式改革的新动力(一) 寻求突破式改革的新动力(二) 寻求突破式改革的新动力(三) 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温家宝总理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胡锦涛主席最近(5月30日)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长期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统筹兼顾、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落实五大重点 2011年5月30日,胡锦涛主席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抓好以下 重点工作的落实: 第一,着力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 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第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引领作用,结合 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 键共性技术。 第三,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组织实施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先进低碳技术应用,完善标准体系和 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 品技术标准体系,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第四,着力深化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有 效的措施推进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 新兴产业,推动形成合作发展新格局。 第五,着力强化政策扶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 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 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关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是七大产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事关中国经 济加快升级转型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其对于宏观经济“调结 构、转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的功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一)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是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 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侧重于整体性的概念,更加强调它的全局性战略意 义。远景定位是“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新一代信息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