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doc

发布:2017-08-29约3.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跑”还是“匀速前进”?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要从2010年的4%左右提高到8%左右。 ????这一倍增计划并不容易实现。“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如是表示。 ????有专家认为,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在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做出对应性调整。也有专家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世界都在抢占新兴产业市场,如果我们的步伐放慢,市场就会被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是要“加速跑”还是“均速前进”,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南方日报邀请相关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求拨开云雾,探寻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点迷津。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汪一洋: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吕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曦: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话题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速跑”但不能搞“大跃进” ????南方日报:前不久路透社报道,中国可能要削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其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中的高铁技术和新能源中的风电,对此你如何看待?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劲头很足,在这种热火朝天的局面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薛澜:????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早期,国家需要做的是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时候,会给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动车企业一些补贴,通过这种激励解决市场失灵的部分,让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投资规模要适当调整,这可能会影响到某些行业的规模,这是正常的,比如高铁。在我看来,前一段高铁发展得非常迅猛,让人想起当年航空机场建设热潮时的情景。高铁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它的运行模式、市场需求等都需要一个社会消化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从整体上考虑十年、三十年和五十年未来交通的需求,把铁路、航空和公路这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规划。现在铁路、高铁和公路各自搞一套,各自为政,其中蕴含着不协调和浪费建设的问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抢占制高点但不能搞“大跃进”。 ????汪一洋:“大跃进”容易陷入欲速不达困境 ????抢占制高点确实需要“加速跑”,但“大跃进”则是欲速不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只有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需要一步步走。 ????薛澜:地方政府建设新兴产业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我在调研中发现,地方积极性很高,不少省市希望7个产业都做。不同省市的实际条件不同,但做出的产业选择却相似,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有一些产业需要特殊的资源或者政策,假如不顾自身实际条件,什么产业都发展,最后只能陷入地区间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竞争。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在趋同化之外,我还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标榜要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园。这种对产业规模的过度强调,实际上偏离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创新为基础的本质。规模不等于创新,创新还是要回归到技术上。千万不能再犯早期我们搞新技术园区时的错误,一些产业名义上叫高新技术企业,但它只是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低附加值端,最后的产品可能卖出去了,但只是依靠较低的人力成本优势、廉价的资源和高能源消耗。????话题二 ????“追赶型”转变“超越型”广东更应踏实前进 ????南方日报: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很迫切,要从“追赶型”转变为“超越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广东怎样才能走得更稳? ????汪一洋:这两年广东在一些行业显得急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广东经济增长,加快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省应该抢占经济发展的先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先发优势,实现从“追赶型”到“超越型”的转变。但是我们的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模式转变,从靠资源投入和投资拉动的增长转变为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撑的增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核心技术,这才能真正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这两年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势头很猛,在一些产业上却有些急躁。比如大力发展的LED产业,却一哄而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