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和流产胎儿性染色体数目存在异常
C.Y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豌豆是自花受粉,在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是:若假说成立,则测交后代出现比例接近的两种表现型
D.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遗传的规律性
3.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4.图为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细菌内放射性RNA与噬菌体DNA及细菌DNA的杂交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标记RNA
B.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
C.第0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噬菌体及细菌DNA的转录
D.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DNA转录受到抑制
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害虫快速产生抗药性是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提高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出现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
D.生物适应环境的性状的形成大多是变异后再经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
D.后一时期将会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7.有关配子发生和受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精子的形成是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又变形而形成的
B.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C.雌、雄原核的融合是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D.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8.下表是某种生物迀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表中数据表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C、基因a决定的性状最适应新环境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9.将某植物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的幼苗发育成植株,该植株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A.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C.含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植物
D.茎秆粗壮,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多
10.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需要 mRNA、tRNA、rRNA 参与
B.物质 1 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反密码子
C.物质 1 在结构 1 上移动以便合成物质 2
D.结构 1 读取到 AUG 时,物质 2 合成终止
11.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改变
B.RNA聚合酶降低了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遗传信息由mRNA流向tRNA
D.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可提高翻译的效率
12.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由第I代至第III代的生育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如果III1患有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8,下列哪一条件不合理
A.该病致病基因为核基因
B.I1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3为正常男子
D.Ⅱ3将X染色体传给III1
1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