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doc

发布:2018-01-29约1.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纤维喉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刘芳 (营口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辽宁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44-02 【摘要】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措施及治疗。方法 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中采用咽鼓管吹张治疗的32例设为观察组,另外采用鼓膜穿刺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吹张 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喉头境外科是一种普遍性疾病也是导致患者耳聋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疗研究的进步纤维喉镜下经过咽鼓管的自然孔置入吹张管,有效防止了传统治疗中对鼓膜的损伤,避免了操作的不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均为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男22例,女44例,年龄14-61岁。病程3月-10年,临床表现为耳闷、耳堵、听力下降。34例伴有耳鸣,检查见鼓膜色泽暗淡或呈 橙黄色,光椎变形或消失,纯音听力均为传导性聋。声阻抗均为B型鼓室图其中曾经鼓膜穿刺治疗16例均疗效不佳,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 1.2治疗方法 1.2.1对双侧鼻腔表面麻醉,然后把纤维喉镜自同侧鼻腔送抵后鼻孔,仔细观察咽鼓管咽口,取欧式管自同侧鼻腔伸入咽鼓管咽口内,明视下转到导管直至导管与咽鼓管咽口吻合,利用像皮球吹气对咽鼓管吹张,咽鼓管内流出淡黄色渗液。治疗后使用抗生素口服1%麻黄素滴鼻持续5次达一疗程 1.2.2常规方法对外耳道消毒,以穿刺针对鼓膜穿刺治疗一周后复查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随访,时间6-9月,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一般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1]。由于中耳通气引流障碍,鼓室形成负压,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浆外渗,早期为漏出液和渗出液,较稀薄,后期为粘液性,因含有大量蛋白,液体呈胶胨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波氏球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咽鼓管逆行插管等,疗效各异。本组患者采用电子喉镜引导下咽鼓管吹张是针对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旨在使堵塞的咽鼓管重新放,恢复中耳内外气压平衡,从文中结果看其总有效率与穿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膜穿刺术虽然能排除积液,改善中耳负压状态,但破坏了鼓膜的完整性,使中耳腔相对开放,易引发感染;同时对患者有一定痛苦,年幼或老年患者不宜施行。而电子喉镜下咽鼓管吹张痛苦小、无损伤,可直接有效地改善咽鼓管功能,无并发症,且可同时检查患者鼻咽部有无异常,于检查同时观察咽鼓管咽口情况并予以吹张,有时仅一次治疗即可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当积液粘稠不易抽出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鼓室内注药,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和抗免疫作用[2]。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同时口服了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盐酸氨溴索。其中盐酸氨溴索可促进咽鼓管和中耳黏膜类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不仅可改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的开放压力,改善通气,还可以调整粘液纤毛系统,加速粘液毯的运输,促进中耳积液的排除,从病因上恢复咽鼓管的功能??总之,电子喉镜下咽鼓管咽口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直视下位置准确,使积液直接从咽鼓管排除,无副损伤,可反复操作,疗效较好。 参 考 文 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46. [2]张莹莹.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16:329. [3]苏益波.耳内镜鼓膜穿刺下灌洗地塞米松和a糜蛋白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9,21:119. [4]姜岚,崔玮.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If缶床药学杂志,2008,17:38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