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ppt

发布:2017-06-10约5.6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魏启宏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概念 诊断 治疗 真菌按形态分类 霉菌(mold)——组织内、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 如曲霉属、毛霉属 酵母菌(yeasts)——以芽殖为主,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在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孢子,一般无菌丝 如念珠菌(假丝酵母)属、隐球菌属、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大多数为病原性真菌 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 真菌感染的特点 “二高、二低、一快” 院内感染率高(发病率7.6%)、死亡率高(40%) 临床诊断率低(约有85%的患者无法获得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实验室诊断率低(约有50%的患者血培养阴性) 病情恶化快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 概念——IFI指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1997; 10: 477)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 特点 深部真菌感染(肺、肝、脾、脑、肾、组织) 全身播散 真菌败血症 症状多严重、死亡率高达50%~90%,曲霉感染死亡率最高(90%) 肺部真菌感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 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性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是毛霉)和肺孢子菌等 IPFI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院内感染血培养病原菌分离率 病原菌 数量 % 排列顺序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908 32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928 16 2 肠球菌 1354 11 3 念珠菌属 934 8 4 大肠杆菌 700 6 5 克雷白菌属 662 5 6 肠杆菌属 557 4.5 7 铜绿假单胞菌属 542 4 8 锯杆菌属 177 1 9 链球菌属 173 1 10 美国非艾滋病患者中致死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Mc Neil et al 2001 Clin Infect Dis 33;641 我国真菌感染发病情况变化趋势 我国念珠菌种类的变化 菌种 1985-1992 (%) 1996-2002(%) 白念珠菌 80-90 43-75 热带念珠菌 10-1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