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电保护课件PPT距离保护概要1.ppt

发布:2017-07-10约6.2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用于幅值或相位比较的两个量是什么? 5. 相间短路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 6. 记忆回路的原理分析 7. 过渡电阻的影响及防止方法 8. 系统振荡的特点及振荡闭锁回路 9. 系统振荡对不同特性阻抗继电器的影响及对距离3段式保护的影响 1.记忆回路 模拟的记忆回路:一个串联谐振回路。 回路的自由振荡角频率为: 对于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可以选择以下振荡角频率: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消除的方法 利用故障前的电压相位来代替故障后的电压相位。 电磁型阻抗继电器是采用模拟记忆回路来实现用故障前的电压相位来代替故障后的电压相位。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消除的方法 2. 高Q值50Hz带通有源滤波器 利用带通有源滤波器响应特性的时间延迟作用,也能够起到记忆故障前电压相位的作用。 3. 引入非故障相电压 直接利用或部分利用非故障相的电压来消除两相短路时的死区。如AB相间短路的0 °接线阻抗继电器,在电压回路中引入第三相电压UC后,就可以克服近处相间短路的死区问题。 其中, 这种方法不能消除三相短路时的死区。 二 极化回路记忆作用对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影响 1. 正方向发生故障分析(用故障前电压相位代替故障后) 正方向上经过渡电阻 接地故障,则有 ,系统电源电压为: 所以 ,则 正方向发生故障分析 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 用故障前电压代替故障后的电压后动作方程为: ,其中 是故障前电压。 所以可得: 因为正常时 ,所以 2. 反方向发生故障(用故障前电压相位代替故障后) 用故障前电压相位代替故障后电压相位后的动作方程为: 第五节 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及对距离 保护的评价 一、对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 1.距离一段 2.距离二段 3.距离三段 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时 二、对距离保护的评价 比电流保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一段不能保护全长 较电流、电压保护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接线复杂,可靠性低 第六节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一、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1. 短路点过渡电阻的性质 电弧电阻、中间物质电阻、导线与地的接触电阻、 金属杆塔的接地电阻等。 相间短路:电弧电阻为主,短路初,电阻最小。 Rg≈1050 lg / Ig 接地短路:500KV 300Ω 220KV 100Ω 影响: (1)使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2)对保护装置距离短路点越近,受到的影响越大, 可能导致保护无选择性动作; (3)线路越短,整定值越小,所受影响越大。 2. 单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的影响 3. 双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的影响 ※α为负时,测量阻抗电抗部分减小,保护可能无选择性动作。 4. 对不同特性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 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在+R轴方向上所占的面积越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小。 大-小:方向阻抗、偏移阻抗、全阻抗 5. 防止过渡电阻的方法 1)改善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2)利用瞬时测量装置 二、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及振荡闭锁回路 振荡原因:(1)输电线输送功率过大,超过静稳极限; 振荡原因: (1)输电线输送功率过大,超过静稳极限; (2)无功功率不足引起系统电压降低; (3)短路故障切除缓慢; (4)非同期自动重合闸。 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ZJ = UJ / IJ = 误动 1. 电力系统振荡时电压电流的分布 三相系统→单相系统 沿线电压分布:线路上各点的电压向量均在UM、UN的连线上 振荡中心Z:线路上电压最低的那一点。垂线 (1)系统阻抗角=线路阻抗角,EM=EN时,Z位置固定,(ZM+ZN+Zl)/2, δ=180o时,UZ=0,相当于三相短路。 (2)其它情况:垂线,Z位置随δ 变化。 2. 振荡状态下电流与振荡角度的关系 δ变化时,电流幅值随之变化: δ=(2k+1) , IM 最大 δ = 2k , IM 最小 δ不变时,电流为正弦波。 3. 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在近似计算中,假定h=1 保护安装地点不同时: m=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