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电保护课件—继电保护(3).ppt

发布:2025-06-13约4.75千字共10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第一节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电流、电压保护;双侧电源网络;短路过程本质上是动态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典型短路电流曲线如图。;工频保护根本原理;工频保护原理已滤去非周期分量,继电器感受的短路电流实际上是其中的周期分量,由于继电保护起动较快,故在用于继电保护计算中的短路计算不考虑周期分量的衰减:用次暂态参数,一般不考虑线路电阻。

相间短路计算:

最大运行方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方式。;点故障〔AB线路末端〕,希望保护2瞬时动作;

点故障〔BC线路首端〕,希望保护2不动作;

,保护2无法区别,同样保护1无法区别

点故障;

选择性和灵敏性出现矛盾

保证选择性:,

保护范围缩小——灵敏度降低;

无选择性速断+重合闸。;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对于,;对于,

速断保护整定原那么: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保护1:

保护2:

可靠系数:;引入可靠系数的原因;保护范围:速断保护的灵敏性是用保护范围来衡量的。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的保护范围最大,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二相短路的保护范围最小。

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灵敏度〕校核:一般要求:

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保护范围小于线路全长;当运行方式变化大〔图3-2〕

短线路〔图3-3〕

保护范围可能为0。;例题:试整定保护1的电流速断保护,并进行灵敏性校核。图示电压为线电压〔计算短路电流时取平均额定电压〕,线路电抗为 ,可靠系数 。如线路长度减小到50km、25km,重复以上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解:〔1〕;〔2〕;〔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比较小,不能直接接通跳闸线圈,故先起动中间继电器,然后再由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容量大〕去跳闸;

当线路上装有避雷器时,利用中间继电器来增大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以防止避雷器放电时引起瞬时速断保护误动作;

线路空投时线路分布电容???暂态充电电流很大,可能引起瞬时速断保护误动,应用中间继电器可以延长其动作时机以躲开充电的暂态过程。;中间继电器实物图;电磁型信号继电器实物图;二、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1.工作原理与整定原那么

能保护线路全长,因此保护范围必然延伸到相邻下一条线路;

为保证选择性,与相邻元件电流速断配合,因此必然带时限延时动作。

整定原那么:保护范围不能超出下一线路瞬时电流速断〔I段〕的保护范围:;限时电流速断动作特性的分析;,如式(3-15)

;灵敏度系数〔过量保护〕

保护2的灵敏度

电流速断主保护:最短时限切除元件全长的保护为“主保护”,电流速断主保护为I、II段之和。;灵敏度系数要求大于1的考虑;假设灵敏度不满足要求,那么考虑降低定值,即延长保护范围:

〔1〕与下一线路II段配合

〔2〕实际应用中,有简单的保末端灵敏度整定,时限按保证选择性整定校验;4.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单相原理接线;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物图;过电流保护:按躲过非故障工作电流整定,而不是像速断保护按故障电流整定。

定位:后备保护:本线路近后备、相邻线路远后备。;1.工作原理和整定计算的根本原那么;故障后电动机自启动问题;阶梯式动作时限配合,有多个相邻分支时,应取时限最大的一个,如图3-8中的t4。

缺点:故障越靠近电源端,短路电流越大,而动作时限却越长。因此主要用作后备保护。;近后备

远后备

如果存在多个相邻元件,需要一一校验,如3-8图中保护4的远后备。

同时,越邻近故障点的保护灵敏度应越高,当k1短路时:

当k2短路时〔保护1的III段不启动〕:;在单侧电源网络中,越靠近电源端,最大负荷电流

越大〔下级分支支路越多〕,定值越高,灵敏度越低,以上要求自然满足。

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根本相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单相原理接线;瞬时电流速断〔I段〕、限时电流速断〔II段〕和过电流保护〔III段〕都是反响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那么来选择起动电流,即瞬时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前方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而整定。而过电流保护那么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功能逻辑框图;由于瞬时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常常将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