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学习认识国家的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对照地图和课文,能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能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印度的主要地形及其特点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加以整合和探究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特点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学策略: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印度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上展示给同学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印度风土人情、基本国情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西游记师徒四人最后到哪取得的佛教圣经吗?“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今天咱们一起探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课前预习检验:生说出自己通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对印度的一些了解情况
师播放课件关于印度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及印度音乐
(一)印度的地理位置
师:印度是一个多么美丽和神秘的国度,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到印度游览一番。
要去印度游览首先需要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
师课件展示玄奘取经路线图、世界地区图、引导生读图分析印度的地理位置。
师引导生回忆科学的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师展示课件以填空的形式进行导学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印度地理位置特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1)印度的首都、城市及邻国
师展示课件学生教材课文资料 独立完成 在印度地区图上圈化、记忆
学生找出印度的主要邻国并说出这些国家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教师指图,学生齐答。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指导印度是我国西南面的邻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更让学生通过认识印度周边邻国机房为,了解印度的相对位置。
小组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 坐飞机、汽车、和轮船的三条路线图
小组代表到讲台前在世界地区图上画出。
设计意图:巩固刚刚所学印度的地理位置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印度的地形
师:我们到了印度,你到了印度的南部、北部、东部、西部都能看到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生读印度地形图分析 生自由发言 师展课件引导生总结归纳印度的地形 师边解边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平原及德干高原景观图片
设计意图:自然地过度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配合图片较生动,利于记忆
(二)印度的人口
(1)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
师出示导学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印度的人口情况怎样?预测印度人口未来会不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学生读印度人口增长图大胆预测。师点拨人口增长的快慢的衡量方法。
(2)印度人口多的优势和劣势
学生结合教材资料 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以班级班级辩论会的形式派代表发言
师引导点拨生从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综合分析。
设计意图:培养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
(三)印度的气候
师展示课件中印度人的日常着装图片,印度妇女为什么每天都可以穿漂亮的纱裙?印度的气候怎样?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亚洲气候图确定印度的气候类型。
读印度的气温降水图和冬夏风向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
师出示铁岭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图,引导生结合铁岭地区的冬夏的风向和降水生活实际分析理解
学生归纳完成课件展示问题 填图表进行巩固记忆
设计意图:让生明确知识点目标明确高效学习 巩固简化难点利于记忆
(四)归纳总结
本堂课教师带领你们印度印度游览了一圈,请你对本次旅行情况做一个小总结
【评价设计】
1、3指图检查;2、3、4文字表述
【课前准备】
1. 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 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