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2)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光图。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有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萧瑟凄凉。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分) 2.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的组合叠加形成意境。 意象是形象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意象=融合情思的景(物)象 意境=意象+氛围 3.意象的类别 1.诗歌中的意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2.传统意象分类: 植物类 动物类 自然类 乐器乐曲类 送别场所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此诗写于南宋被元灭亡之际。 诗中加横线的意象分别比喻什么? 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 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鹧鸪”这个意象在诗中传达什么样情感? 写出今日的破败荒凉,与前面(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产生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浮云: 1.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2.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利小人。月亮:思乡怀人。 送别场所: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 南浦,但由于长期 的民族文化浸染,南 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 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 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 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 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 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雄浑、苍凉的氛围。 1.抓意象,揣摩诗人感情。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中颔联意象的特点,说说诗句传达的思想情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析: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 诗人选择了“明月”、“清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幽、明净的图景,反映了诗希望过一种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 2.品意境,探析诗人感情。 常见意境特点的表达: 苍凉雄浑 苍茫辽阔 高远壮阔 空旷深远 宁静清幽 幽冷空寂 恬静幽美 皎洁明净 繁丽热烈 高亢繁华 淳朴喧闹 空灵澄澈 暗淡渺茫 萧条寥落 荒凉冷寂 萧瑟凄凉 下面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