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ppt

发布:2019-01-12约2.63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 “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 A、土地所有权 B、进厂打工权 C、生产与分配自主权 D、兴办乡镇企业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1950土地改革 1953-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对内改革---农村改革─开始 1、历史背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劳动 吃大锅饭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这段花鼓词反映了什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集合 —敲钟 劳动— 集体劳动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闹轰轰。 想 一 想 这种体制是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什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的尝试 (2)农村改革的发展 中央指导,1983年全国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那样,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相 关 史 事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3)农村改革的深化: 3、影响: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相 关 史 事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家孩子在田里拾荒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小岗村农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耕作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小岗村农民牵着耕牛走在田间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建成不久的小岗村新农村综合小区。 1978年大包干前小岗村的民居。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联产承包好”。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1、城市改革背景: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开始时间: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城市改革。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主要内容: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4、意义和成效: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材 料 研 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改革深化: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深化改革意义: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