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uha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College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 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系 别 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邬美芳
学 号 11401010111
指导教师 陶立军
同组姓名
二○一四年十月
研究现状
亲属称谓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族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
由于亲属称谓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学者对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大致分为六大出发点:以古籍为资料的研究;中外亲属称谓词的对比研究;对亲属称谓词的发展研究;对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对现代亲属称谓词系统的研究;对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
有关亲属称谓词的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从说文·女部字看汉语词汇中女部亲属称谓词的演变》(《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俄汉语中亲属称谓词对比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语音的发展变化与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汉语亲属称谓词“姐”的历时演变》(《汉语学报》2012年)、《城市化中农村亲属称谓的演变》(《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等、《论汉语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底蕴》(《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基于HSK词表的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文学界》2012年)、《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以钦州汉语方言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等。
虽然关于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词和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著作和文章很多,但目前,关于十堰方言亲属称谓的专题研究却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笔者认为考察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是十分有必要的。研究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不仅能反映十堰方言的社会文化与亲属制度,还能具体的了解十堰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特点和面貌。
二、研究目标、内容、难点及关键
研究目标:
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以十堰地区作为研究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料搜集地,对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挖掘亲属称谓词所反映的当地的地域文化。
研究内容:
绪论1.简述目前学者对亲属称谓词的研究现状
简述本论文的价值及意义。
本论 1十堰方言亲属称谓的构词特点
1.1附加式
1.2复合式
2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义特点
2.1背称和面称
2.2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
3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用特点
3.1从他称谓
3.2拟亲属称谓
4 十堰方言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地域文化
4.1 性别异化及性别倾向
4.2 宗法制度和家庭观念
结论
本论文中,笔者致力于十堰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分析归纳了十堰方言中亲属称谓词在构词,语义和语用三方面的特点,挖掘了亲属称谓词所反映出来的十堰的地域文化,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这一课题上的空白。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学历有限,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更透彻地分析,这还有待于以后更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研究。
难点及关键
目前针对十堰方言亲属称谓词这一课题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而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系统庞大,词汇众多,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搜集整理十堰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分析亲属称谓词在构词、语义及语用方面的特点,是本论文的难点,分析总结十堰方言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是本论文的关键所在。
三、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通过深入方言点,了解十堰方言中亲属称谓的面貌及实际使用情况。
2.文献查阅法:查阅当前现有的权威资料,详细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四、实施进度
1.2014年10月14日,联系指导老师,确定选题。
2.2014年10月14日-2014年10月17日,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2014年10月30日前,参加开题答辩。
4.2015年1月-2015年3月25日,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5.2015年3月26日-2015年4月16日,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一稿、二稿等。
6.2015年4月20日前,论文定稿,打印、装订、准备答辩。
7.2015年4月25日-2015年4月28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五、完成该课题所存在的困难及要求
困难 由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