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
摘 要: 亲属称谓词是当地语言和风俗文化的外化符号。本文运用描写和解释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内涵。亲属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典范,它反映在亲属制度中并通过亲属称谓词记录下来。含山方言和共同语一样都有着十分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本文拟列举含山方言亲属称谓词较之普通话的差异处,并分析它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 含山方言 亲属称谓 语音 词汇 文化
一、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我们主要研究含山县包括内的乡镇的亲属称谓词。
1.1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
对于亲属称谓的列举,本文将其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1.1长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大娘”、“大姨父”,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称为“达达”、“二达”、“三达”,也可称“二爸”、“三爸”,伯母也按长幼排序,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等。长辈中未提到的,是与普通话相同的。
1.1.2平辈亲属称谓
称呼对象 面称 背称
妻 称名 女人、老婆、家属
夫 称名 男人、老公、家属
内兄 哥 内兄
内弟 称名 内弟
大姨子 姐 大姐
小姨子 称名 小妹
哥哥 哥 哥
嫂子 嫂子 嫂子
姐姐 姐 姐
姐夫 哥 姐夫、哥
妹妹 称名 妹妹
妹夫 称名 妹夫
堂兄 哥 哥
堂弟 称名 堂弟
堂姐 姐 姐、堂姐
堂妹 称名 妹妹、堂妹
表兄 哥 哥、表哥 表嫂 表嫂 表嫂
表姐 姐 表姐、姐
表妹 称名 妹、表妹
弟弟 称名 弟弟、表弟
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面称上女的都叫“姐”,男的叫“哥”,对于比自己年轻的,面称都直接叫名字。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如“表姐”,指姨表姐姐。
1.1.3晚辈亲属称谓
称呼对象 面称 背称
儿子 称名 儿子
女儿 称名 丫头
大儿子 称名 大侠子
小儿子 称名 小儿子
儿媳妇 小+姓 称名 小+姓 称名 媳妇
女婿 称名 女婿
孙子 称名 孙子
孙媳妇 称名 孙媳妇
重孙 称名 重孙
外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