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曰润下 引申——寒凉、滋润 下行、闭藏 润——滋润 下——下行 ㈢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⒈归类法——取象类比法 ⒉推演法——推演络绎法 五行学说运用归类方法,对事物进行 “取象类比”,以得知事物的五行属性。 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 附表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慄 呻 恐 骨 耳 膀胱 肾 水 冬 北 寒 藏 黑 咸 夜半 羽 咳 哭 悲 皮毛 鼻 大肠 肺 金 秋 西 燥 收 白 辛 日入 商 哕 歌 思 肉 口 胃 脾 土 长夏 中 湿 化 黄 甘 日西 宫 忧 笑 喜 脉 舌 小肠 心 火 夏 南 暑 长 赤 苦 日中 徵 握 呼 怒 筋 目 胆 肝 木 春 东 风 生 青 酸 平旦 角 变动 五声 五 志 五体 五官 五腑 五脏 五 行 五季 五方 五气 五化 五色 五味 五时 五音 人 体 自 然 界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般状态下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五行制化 特殊状态下 五行相乘 五行相侮 五行母子相及 ㈠生克五行 ⒈五行相生(inter-promotion of five elements): 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⒉五行相克(inter-inhibition of five elements) : 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⒉举例: 营养物质 ←→ 功能活动 (阴) (阳) ㈢阴阳交感与互藏(inter-induction and containing between yin and yang) : ⒈含义: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⒉意义: 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⑵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 的基础和纽带 ⑶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依据 ⒊举例: 自然界中,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 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化生万物 ——阴阳交感 水暗为阴,火明为阳,但水中内明,火中内暗 ——阴阳互藏 ㈣阴阳消长(wane and wax between yin and yang) : ⒈含义: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⒉形式: ⑴阴阳互为消长 ⑵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消长的四种类型 ⑴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⑵此消彼长: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⑶此长彼亦长:阴长阳长,阳长阴长 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⑷此消彼亦消:阴消阳消,阳消阴消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⒊举例: 夏至秋至冬,气候由热变凉转寒,为“阳消阴长”; 四季阴阳变化: 冬至春至夏,气候由寒变温转热,为“阴消阳长”。 ㈤阴阳转化(inter-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⒈含义: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从而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⒉举例: ⒊条件: 白昼于黑夜的交替 四季气候寒暑变迁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互根——转化的内在依据 阴阳至极——物极必反,极则生变 ⒋表现: ㈥阴阳自和与平衡(reestablishment to yin-yang equilibrium): 阴阳自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