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1).ppt

发布:2019-01-23约2.15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复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4)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155——220)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影响 结果 作战双方 名称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孙刘联军胜利 曹操/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胜利 曹操/ 袁绍 官渡之战 影响 结果 作战双方 名称 历史使人智慧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什么经验教训 想想看: 一 这一时期有几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中还有没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巨鹿之战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水利 成都、 蜀锦 建业(南京) 造船业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生产) 魏 蜀 吴 (pī) 三国鼎立的形成 火眼金睛 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看看谁能把错都找出来! 曹丕称帝 220年 刘备称帝 221年 孙权称王 洛阳 建业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三国灭亡的顺序: 2、东晋和西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西晋统一的时间、标志 3、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 4、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5、南朝包括哪些朝代?都城在哪里?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朝代 西晋 东晋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朝代 西晋 司马炎 266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年 建康 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2、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淝 水 之 战 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从双方人数看) 结果 影响 平息战火 江南地区,山清水秀自古以来经济就比北方发展! 三国以前,江南经济落后,随着北方民族的南迁,江南经济重心的地位才得以确立! 甲 乙 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作用 1.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2.开垦了大片荒地。 3.水稻种植面积扩大。4.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表现 1.江南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 南迁人口,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3.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原因 江 南 地区 的 开 发 古为今用 江南经济的开发对于今天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何借鉴意义? 一、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充足的劳动力; 三、先进的生产技术; 四、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你是否有理想和抱负投身于西部大开发? 如有意我们应如何准备? 想一想: 魏晋南北朝时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哪几个? 魏、西晋、前秦、北魏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背景: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2)______ 已成为趋势。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加强______ 改革措施: ①迁都:494年将都城从____迁到_____。 ②汉化措施:用________;穿_______;改_______;结_______; 用________;学______。 改革作用:_______________。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读书学史 孝文帝的这段话体现了改革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有那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鉴古察今: 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结汉亲、用汉制、学汉礼,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是:促进了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内容中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人物 成就 时代 项目 地理学 农 学 数学家、天文学家 人物 成就 时代 项目 南朝 (宋齐) 1、第一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