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元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PPT.ppt

发布:2018-01-27约1.55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的年龄范围: 0—6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 艺术教育 音乐 美术 文学 影视 单元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一、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 (一)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起源五种说法 (1)模仿——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斯宾塞 (3)表现——克罗齐 (4)巫术——爱德华.泰勒 (5)劳动——文艺复兴 美术语言 (1)侧重构成因素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2)侧重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等视觉语汇组成。 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期 年龄范围:1岁半——3岁左右 阶段涵义:指儿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玩笔画线阶段)转变为对图画的想象、思考阶段。 表现特征:此阶段的儿童从不能控制画笔和所画的线条,到能手眼配合初步的控制,并对所画出的画发生视觉上的兴趣,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涂鸦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命题涂鸦三个阶段。 (二)象征期 年龄范围:3岁左右 阶段涵义: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 表现特征: 此阶段儿童已经不仅仅是依据画面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与知识经验来表现物体,他们所绘形象从成人的角度看如同符号,而且看起来抽象、简单、夸张、多变,甚至有的符号难易辨认,有些符号又极富典型特征。此时的画强调重要、主要、有意义的部分,画面空间无序,色彩常常出于兴趣来使用,偶尔与感情有关。 (三)图式期 年龄范围:4—5岁 阶段涵义:儿童逐渐形成并发展他绘画表现的样式的阶段。 阶段特征: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理解与多次实践,开始以较为固定的样式描画事物。绘画表现的样式多数能为成人接受,但受心智发展水平限制,这种样式呈现出幼稚不羁的特点,对色彩的使用也开始形成较为固定的样式,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现实化。 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有: 1.拟人化表现 2.透明式表现 3.展开式表现 4.强调式表现 5.装饰性表现 6.美梦式表现 (四)写实期 年龄范围:6-7岁 阶段涵义及特征:想要描写实物,想画得像。虽然此时知识丰富了,但技术能力跟不上,由于不能把所看到想到的事物画得像,往往会丧失画画的自信。 (二)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1、无目的的活动阶段(2-4岁) 阶段特征: 小肌肉发育不成熟,认识能力有限,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 没有表现意图,只是满足手工操作的过程。 不会使用工具。 2、基本形状阶段(4-5岁) 阶段特征: 有一定的尝试意图 出现形状意识 可以简单的使用工具 3、样式化阶段(5-7岁) 阶段特征: 具有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 喜欢用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学期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直接感知阶段(0-2岁) 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2-7岁) (1)强烈地注意颜色 (2)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 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 艺术教育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 不试图教儿童如何画画,而是按照发展的阶段, 提供一定的表现机会。 把发展阶段、技巧和作品的组织作为客观评价 的标准 西泽克的美术教育思想 以自由联想与童话故事刺激儿童的想象力,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材料,激发起表现欲望,鼓励儿童用视觉形式表达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 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