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11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发布:2025-04-07约4.9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6

全球气候改变与国家平安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削减CO2排放,干脆影响图中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须要()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爱护雨林 D.退耕还湖

1.A2.C[第1题,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增加清洁能源的运用,可削减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而削减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结合图示可知应为①环节。第2题,图示⑤表示绿色植物汲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人类应爱护绿色植物,尤其是热带雨林。]

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

3.“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A.受极地高压带限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D.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4.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发生日期推迟的是()

A.苔原植物开花 B.沿海港口的封冻

C.北极鸭的北迁 D.入海河流的汛期

3.D4.B[第3题,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冰面变成海面,导致“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获得的热量较以往大大增加。第4题,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北极地区气温偏高,则沿海港口的封冻期会推迟,B项正确;苔原植物的花期会提前,A项错误;北极鸭的北迁日期会提前,C项错误;入海河流的汛期会提前,D项错误。]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改变、旱涝灾难对米价指数的影响。读图,完成5~6题。

5.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改变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

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耗削减

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削减

6.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限制在2℃以内,并争取把气温升幅限制在1.5℃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A.全部运用清洁能源 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 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5.C6.C[第5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渐渐上升,这会使得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而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会削减,故A项错;气温上升会使农作物分布向高纬度地区移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B项错;高纬度地区气温上升,取暖能耗削减,故C项正确;由于气温上升,病虫害范围会明显增加,故D项错。第6题,为缓解全球变暖,植树造林,缓解升温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

科学家对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推想,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对策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是()

①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提高煤炭的运用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全球气候改变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缘由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难削减

C.某些物种灭亡

D.土壤肥力下降

7.A8.A[第7题,全球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含量增多所致,要缓解全球变暖,必需削减温室气体。①③可以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②可以消耗温室气体,④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选A项。第8题,留意题干是“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物种灭亡与粮食生产关系不大,全球变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全球变暖会使旱涝灾难加剧。故选A项。]

9.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级行政区1960~2000年各温度带面积(单位:103平方千米)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寒温

中温

暖温

北亚

热带

中亚

热带

南亚

热带

北热

1960年

23.2

37.96

67.89

66.89

75.19

63.72

7.84

1970年

22.39

38.22

69.65

68.74

74.82

62.48

6.44

1980年

22.36

37.98

67.82

67.64

74.76

64.41

7.77

1990年

23.02

38.49

65.01

64.35

74.43

67.03

11.34

2000年

21.58

34.09

59.21

64.21

76.54

72.21

14.91

(1)归纳该省级行政区气候的主要特点,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缘由。

(2)描述该省级行政区热带面积自1960年以来的改变特点,分析推想自1970年以来其热带的空间分布改变趋势。

(3)该省级行政区的气候演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样?这种气候演化可能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改变?

[解析]第(1)题,该省级行政区有肯定的寒温带、中温带、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