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学名解和大题.doc
滨医在线:诊断学名解和大题
2016-11-18 约小于1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儿科复试名解大题.doc
\5
膳食评价: 将膳食调查结果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评价的内容包括营养素摄入、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和膳食能量分布等
生长迟缓: 是指身长(身高)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健康的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长(身高)减两个标准差(-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者。
基础代谢率: 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入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 D 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 : 前囱甚大
2018-08-13 约1.74万字 14页 立即下载
-
诊断学名解大题.doc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2、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3、Horner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4、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5、Austin-Flint杂音:中、
2017-02-04 约1.05万字 8页 立即下载
-
儿科名解大题.doc
名解:
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常见,多发于6-24月婴幼儿,起病重,常伴发热和上感,先吐后泄,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脱水,自限性疾病,病程约3-8。
“生理性腹泻”:1.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 2.无其它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3.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 4.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
2017-01-07 约字 5页 立即下载
-
儿科名解及大题.doc
儿科名解及大题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自出生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的医学科学。
等渗性脱水:血清钠为130~150mmol/L,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浆渗透压正常,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小于130mmol/L,丢失的电解质比水多,血浆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缺少和细胞内水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易出现循环衰竭。
高渗性脱水:血清钠大于150mmol/L,丢失的水比电解质多,,血浆渗透压增高,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多见于腹泻高热。
新生儿:系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28天)的婴儿。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龄儿童体重的第10至9
2017-04-18 约1.47万字 11页 立即下载
-
病理名解和大题.doc
病理学名词解释
1、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萎缩的器官常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性质相似的细胞的过程。△
3、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时,脂肪变的心肌呈黄色,与未受侵犯的红色心肌相间排列,形成状似虎皮的斑纹,称为“虎斑心”。△
4、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5、营养不良性钙化:指继发于局部组织坏死和异物的异常钙盐沉积,可见于结核坏死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血栓等。
6、转移性钙化:指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血磷增高所引起的某些组织的钙盐沉积。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
2015-09-12 约1.59万字 15页 立即下载
-
诊断学名解大题..doc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觉过敏。
2、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s后出现晕厥,停搏15s以后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见于最严重的心源性晕厥。
3、Horner征:一侧眼交感神经麻痹,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眼球下陷,同侧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4、奔马律: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常存在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
5、Austin-Flint杂音:中、
2017-01-25 约9.72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精神病名解大题.docx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达出来。错觉: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是歪曲的知觉。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妄想: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其有以下特征:①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②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超价观念:指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依据。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柯萨可夫综
2017-01-04 约1.43万字 9页 立即下载
-
儿科(名解大题填空).docx
儿科名解21-三体综合征(Down’S):细胞遗传学特征为第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临川表现主要特征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的综合征.分为三型:1标准型2易位型3嵌合体型艾森曼格综合征:当RV收缩压超过LV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差异性发绀:在动脉导管未闭时,当肺动脉压力查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发绀,即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发青,右上肢正常持续胎儿循环(PFC):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增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
2017-08-13 约1.18万字 11页 立即下载
-
儿科的一些填空名解大题.doc
填空题
1、小儿时期体重增长速度有2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 婴儿期 ,第2个高峰在 青春期 。
2.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为 初期 、 活动期 、 恢复期 、 后遗症期 。
3、新生儿根据胎龄分类,可分为 足月儿 、 早产儿 、 过期产儿 。.
4、正常足月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到不足 42 周、体重≥ 2500 g 和≤ 4000 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5、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 产前感染 、 产时感染 和 产后感染 。
6、肺炎按病程分为 急性肺炎 、 迁延性肺炎 、 慢性肺炎 。
7、肺炎按病理分为 大叶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 、 间质性肺炎 。
名解
围生
2017-04-10 约2.66千字 3页 立即下载
-
病理名解大题重点重点.doc
《病理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1、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由于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2、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某些异常物质的出现或原有物质的过多堆积。
3、肉芽组织:是富有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织。
4、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或排出时,可由新生的肉芽组织所取代,称为机化。
5,淤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在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内淤积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成分黏集或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7、栓塞:在循环血液中不溶于
2018-09-03 约12.99万字 96页 立即下载
-
核医学名解填空和大题..docx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 核物理基本知识1、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2、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向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3、α衰变:放射性核素原子核释放出4、β+衰变:释放出β+粒子的衰变方式5、β-衰变: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方式6、电子俘获:原子核从核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过程。7、γ衰变:原子核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8、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定义为放射性活度9、俄歇电子:发生电子俘获后,原子的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轨道电子填充到内层轨道
2017-01-09 约2.18万字 18页 立即下载
-
皮肤名解简答整理.doc
名词解释(20分)
1.原发损害:是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损害,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继发损害:是由原发损害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感染、治疗处理不当等进一步产生的损害。
3.表皮通过时间: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向上移动至角质层脱落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表皮更替时间。
4.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皮肤划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1划后3-15s,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
2016-05-18 约8.97千字 11页 立即下载
-
临床检验仪器学【名解和大题详解.doc
临床检验仪器学
概论
一、名词解释: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即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
最小检测量: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最小检测量也可以用含量所转换的物理量来表示。如含量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此时最小检测量就可以说成是能确切反应的最小电阻量的变化量了。
2016-05-22 约1.99万字 19页 立即下载
-
生理学复习 名解和大题.doc
1、兴奋性(Excitability) 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3、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5、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更加强。
6、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也称简单扩散,是指物质顺其浓度梯度的跨细胞膜转移过程。
7、易化
2017-08-13 约4.24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